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由于省略了中间 > 40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1905 5 1140(第1页)

40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1905 5 1140(第1页)

爱因斯坦40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1905。5。11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于1905年4月30日完成,于7月20日正式提交给了苏黎世大学,7月27日苏黎世大学数学物理组讨论通过接受了这篇论文,8月13日爱因斯坦的老熟人《物理学年鉴》收到了这篇论文的期刊发表版(注:《爱因斯坦全集》论文原文标题那标注《物理学年鉴》收到时间是8月13日,前面的编者按那说这个时间是8月19日),并最终于1906年2月8日发表。

爱因斯坦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申请了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由苏黎世大学高等哲学学院数学与自然科学系最终授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人是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阿尔弗雷德·克莱纳博士教授和苏黎世大学数学教授海因里希·布克哈特博士,克莱纳邀请布克哈特检查了论文中的数学计算。论文常规的感言献给部分,爱因斯坦标注的是马塞尔·格罗斯曼博士先生(爱因斯坦现实中的守护天使,帮助自己就职伯尔尼专利局的密友)。

爱因斯坦后来半开玩笑地说,当他提交论文时,克莱纳教授说它太短了,所以他又加了一句话,于是被接受了,克莱纳教授没有再说更多的看法,审核数学计算的海因里希·布克哈特教授则评价道:“处理的方式证明作者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的数学方法。”最终,由于论文理论推导结论的实用性,这篇论文实际上成了爱因斯坦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它被用于水泥加工、奶制品生产和气雾剂制造等诸多领域。

爱因斯坦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是自己选择的题目,而不是传统的导师指定的题目,同时,他选择的这个题目与当时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论文专注实验的课题不同,当时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用的最多的论题是热传导性和电传导性以及它们的测量仪器,有关理论物理学的一般问题,诸如以太的性质或气体的分子运动论,有时可作为考试论文,但它们很难作为博士论文。当然,与爱因斯坦当时关注的其他课题(光量子、布朗运动、动体的电动力学等)相比,用流体力学方法测定分子大小已经是惟一的一个适合于苏黎世经验趋向的学术环境的博士论文题目了。

1905年后来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那是因为在这一年,具体的说是在1905年的3月到9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改变了物理学面貌的论文,自1895年夏天,16岁的爱因斯坦以《磁场中的以太状态研究》开始独立发出科学思索以来,经过10年的科学思索,26岁的爱因斯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科学思想大爆发,走到了人生科学之路的第一个收获的季节。继1905年4月30日,创作了理论推导分子大小测定的博士学位论文11天后,5月11日老熟人《物理学年鉴》又收到了正处科学思想第一个爆发高峰期的爱因斯坦的又一篇名闻天下的论文,题为《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篇题名比较专业的论文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布朗运动,后世公认爱因斯坦的这篇论文彻底终结了对布朗运动科学解释的争论,也为原子、分子论的确立提供了决定性的基石。

在论文最前面的背景部分依然是简短的两句话,也没啥论文引述注解,爱因斯坦首先说明了自己这篇论文的创作目的:

“在这篇论文中,将要说明:按照热的分子运动论,由于热的分子运动,大小可以用显微镜看见的物体(注:布朗运动中的花粉)悬浮在液体中,必定会发生其大小可以用显微镜容易察觉到的运动。”

看到这好像一切都很正常,被后世公认科学解释了布朗运动的这篇论文这不开宗明义说的就是布朗运动嘛,但是,紧接着爱因斯坦就声明自己无法判断自己研究的理论是否对应布朗运动的解释:

“可能,这里所讨论的运动就是所谓的布朗分子运动;可是,关于后者我所能得到的资料是如此的不准确,以致在这个问题上我无法形成判断。”

后人就比爱因斯坦的顾虑少,声称不掌握布朗运动详细资料的爱大神创作的这篇论文就是布朗运动的科学解释。不过,当年爱因斯坦对自己这篇论文的定位却不是解释布朗运动,而是论文理论推导的结论能够判定热的分子运动论是否真实:

“只要这里所讨论的这种运动连同所期望的有关它的规律性,实际上能够被观测到,那么,经典热力学(注:未承认原子、分子)对于可用显微镜加以区别的空间(注:布朗运动的研究范畴),就不应该再认为是严格有效了,从此,精确测定原子的实际大小也就成为可能了。反之,要是关于这种运动的预言证明是不正确的,那么就提供了一个有分量的论据来反对热的分子运动观。”

以上就是论文《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最开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部分,正文则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加给悬浮粒子的渗透压》,在这一部分,爱因斯坦首先给出了1877年首先由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推导出的非电解质(即溶质)溶解在溶液中满足的渗透压方程,此为公式1:

pV*=RTz

其中,p是渗透压,V*是非电解质(溶质)溶解在总体积为V的液体中的部分体积,z是非电解质(溶质)溶解在部分体积V*中的摩尔数(也就是溶质的分子数),R是热力学气体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

论文中爱因斯坦对公式1进行了一定的文字说明,解释了渗透压的原理:“如果这个体积V*是用一个间壁同纯溶剂分隔开来,而这间壁对于溶剂是可以渗透的,但对于溶质却是不可渗透的,那么就有所谓的渗透压作用在这间壁上。”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以小的悬浮体(即布朗运动中的花粉等微粒)来代替溶质,而悬浮体同样也不能穿过那个溶剂能渗透的间壁,那么,按照经典热力学则不会有一个力作用在间壁上,意即让悬浮体取代溶质,按经典热力学(不承认原子、分子)这种情境下则不会渗透压:“因为按照通常的概念,这个体系的自由能看来同间壁和悬浮体的位置无关,而只是同悬浮物质、液体和间壁的总质量和性质,以及同压力和温度有关。”

而热的分子运动论对此种情景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按照这一理论(注:热的分子运动论),一个溶质分子不同于一个悬浮体的,仅仅在于(它的)大小方面,而人们不了解,为什么许多悬浮粒子的渗透压不同于同样数目的溶质分子的渗透压。人们将不得不假定:由于液体的分子运动,悬浮体在液体中进行着一种不规则的,尽管是很缓慢的运动;如果它们被间壁挡着离不开体积V*,它们就会对间壁施加压力,正像被溶解的分子那样。”

简短论述后,在第一部分的最后,爱因斯坦给出了按热的分子运动论悬浮体取代溶质情景下对应的渗透压P公式2:

p=(RTV*)·(nN)=(RTN)·v

其中,p是渗透压,V*是悬浮体在总体积为V(大V)的液体中的部分体积,R是热力学气体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n是部分体积V*中的悬浮体个数,N是每摩尔所含有的实际分子数(即阿伏伽德罗常数),nN为部分体积V*中的悬浮体的摩尔数,等价于公式1中的z,v(小v)是单位体积中的悬浮体个数(即nV*=v)。

至此,论文第一部分就结束了,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按热的分子运动论,液体中的悬浮体也类似于溶质,也具有渗透压。接着,论文第二部分《从热的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渗透压》,就从热的分子运动论观点理论说明了第一部分最后提出的论断:液体中的悬浮体也具有渗透压,而且符合渗透压公式2。

在第二部分,爱因斯坦首先设定物理体系的状态变数以p1,p2,…,pι表示,状态变数变化方程由公式3表示:。

?pv?t=ψv(p1,p2,…,pι)(v=1,2,…,ι)

接着,在∑?ψv?pv=0(物理含义为状态空间的点不可压缩性)的前提下,爱因斯坦给出了物理体系的熵S和自由能F的理论公式4:

S=êT+2klg∫e[-E(2kT)]d(p1,p2,…,pι),

F=(-RTN)·lg∫e[-EN(RT)]d(p1,p2,…,pι)=(-RTN)·lgB

其中,ê是体系的能量,k为R(2N),E是状态变数变化函数pv的能量,B代表积分∫e[-EN(RT)]d(p1,p2,…,pι),积分的范围遍及一切符合于有关条件的pv值的组合。

然后,爱因斯坦重述了第一部分的设定:“现在我们设想一种封闭在体积V内的液体;设在体积V的部分体积V*中有n个被溶解的分子或者悬浮体(注:此处开始理论推导不再区分溶质和悬浮体,即不再区分布朗运动中的花粉和常规溶液中的溶质,两者在爱因斯坦的理论推导中是一致的,没有区别),这些分子被一个半渗透的间壁保留在容积V*中;在关于S和F的表示式中出现的积分B的积分极限因而受到影响。”

接下来,爱因斯坦就着重探讨了B的求解,以xn,yn,zn代表部分体积V*中n个粒子(分子或者悬浮体)的重心坐标,对于粒子的重心配给以平行六面体形式的无限小区域dxndyndzn,则

dB=dx1dy1…dzn·J,此为公式5,其中J为常数。

在论文中,爱因斯坦对常数J的数值与半渗透壁(也就是部分体积V*、dxndyndzn和xn,yn,zn)无关进行了大段论述后,给出了公式5的积分结果,也就是B的数值为公式6:

B=∫J·dx1dy1…dzn=J·V*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