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中只有他一人第一次给陶悠然干活儿,住得也离陶家远一些,又常年外出打工,对陶悠然的印象也就是当年他们村出了个名牌大学生。
“陶家这孩子之前在外面是干什么的?”乔叔有些好奇地问道。
“刚研究生毕业回来,应该没在外面干几天。”
有关心的人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年龄多大,外面做什么,花多少钱包山……
“之前还种了十亩生姜,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收了。”
陶悠然确实打算忙完竹荪就开始收生姜的,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了,晚了就错过最后的年货采购期了。
下午,乔叔他们将发酵好的锯末填到壕沟之中,然后在将陶悠然给他们的菌种拆开塑料包装,掰成一块儿一块儿的,撒进了壕沟里,上面再撒上一层锯末,一层枯叶,最后覆盖上土。
陶悠然为了种蘑菇,还专门买了一台破碎机,枯木、秸秆、玉米芯等都能破成碎屑,经过发酵后成为种蘑菇的营养基。
他们扛着两袋子竹笋回来,奶奶都惊了一下:
“你们扛回来些什么东西?”
“竹笋,奶奶。我们挖沟种竹荪的时候,没想到还挖了一堆冬笋来,有两大袋子呢。”
一旁的两人将扛着的袋子放下来,露出了里边的竹笋,都是几寸的小冬笋。
奶奶一听,笑眯眯地说道:“冬笋好啊,用来炖排骨汤最鲜了。”
“炒腊肉也好吃。”陶悠然跟着说道。
边说,陶悠然边给干活儿的几人一人分了一塑料袋的竹荪。还给欧子宵也拿了一袋回去。
傍晚。
乔叔拿着竹笋回去给了自家婆娘,方婶诧异地问道:“你这干活儿还有东西拿啊?”
“我们跟竹子跟前挖沟,可不得挖着笋?悠然便分了我们些。”
方婶已经去看袋子了。
“这笋不错啊,晚上正好炒个菜,就辣椒炒吧?”
“由你。”
陶悠然这会儿正把冬笋倒在院子里,把外面带泥土的一层笋壳剥掉,按大中小三类分开。
他们一下子吃不了这么多,把中等个头的留下来,剩下的等明天放到他镇上的店里卖掉,也不会浪费。
次日早晨,他招呼乔叔他们到了竹林后,便开着三轮车下山,去给刘叔那儿送菜去。
“刘叔,我来送菜。”
“哎,悠然。”刘叔快走了两步,到了三轮车跟前。
车里放着新鲜的洋葱、番茄、茄子、水芹、芋头等等,待看到那两筐冬笋的时候,刘叔问道:
“悠然,这竹笋是?”
“这是我们昨天挖山的时候挖得的冬笋,自家吃不完放你这儿顺便卖了就行,价钱按大的十块钱一斤,小的八块钱一斤。”
刘叔知道陶悠然包了山,这几天忙着种竹荪。
“行。我知道了。”说完,刘叔开始往店铺里搬菜筐。
随后他又和陶悠然说了,最近线上线下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一个人快有点忙不过来了。
他们这儿的菜蔬销得速度快,菜种品类多又新鲜,不少周边甚至稍远一点的居民都往这边来买菜了。刘叔又要打包快递,又要兼顾线下卖菜,都快要忙不过来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得再招一个人,刘叔这边要有合适的人,就先紧着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