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开门的是李建设的丈母娘邓萍萍。
她记人比较厉害,还记得面前的几人是女婿的二哥。
没等女婿介绍呢,她便热情的开了口。
“你们是建设的二哥二嫂吧,快进来快进来,进来坐,建设,你去找茶叶,我给你们泡茶,哎呦,这是大宝和二宝吧,孩子快进屋,让奶奶稀罕稀罕。”
她一脸笑模样的往屋里迎几人,还慈爱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瓜。
赵艳边往屋里走边笑眯眯的回答道。
“邓姨您这记性可真好,就见了一两次还记得大宝和二宝呢,您快别忙了,都不是外人,听爸妈说小冬生了,我们来看看小冬和孩子,正好也给小冬下奶。”
东升屯有下奶的习俗。
人们带着红枣红糖鸡蛋之类的补品去看刚刚生产的产妇和孩子,为她送去美好祝福,有的关系亲近的还会给孩子一点钱。
不知道沈市这边是什么习俗,总归是来看弟妹的,这是好事,赵艳便依着家乡的风俗来了。
邓萍萍也挺高兴。
“那也是我们大宝二宝招人疼,要不我咋能记得这么清楚呢!孩子快坐下,奶奶给你们拿饼干吃。”
说着邓萍萍从橱柜里掏出了钙奶饼干和酥糖,让两个孩子别客气,赶紧吃。
邓萍萍是真高兴,本来女婿都说了,亲家那头走不开,开春这会儿正是忙的时候,她也理解,毕竟离得远吗,再说了,这啥都没有一家子的生计重要,看啥时候不能看,不急这一时。
可没想到,没几天呢,女婿的二哥一家居然过来了。
话说她对女婿这个二哥二嫂那可是印象深刻。
能不深刻吗,有这样能干的亲戚,她的脸上也有光啊。
当时去东升屯时,看到了这一家子时,邓萍萍的心里便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无他,实在是这个亲家的生活条件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这个年代大家伙普遍不富裕,城里还好些,农村更难过。
得知闺女肚子大了起来,非要嫁给厂子里新来的小工时,邓萍萍是十分崩溃的。
女儿还小,自己和老伴还想多留她几年,根本没想她这么早结婚呐。
再说了,即使结婚也需要好好揣摩下人选,机械厂的好小伙可不少,哪能剜筐就是菜呢。
再一细打听,这小子居然就是之前上门的那个李建设,那小子家在邻省的农村,这是刚上班没多长时间就惦记上自己闺女了?还敢干那事,老两口的心细碎啊。
邓萍萍也不是嫌弃农村人,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啊。
可她也不是没有农村的亲戚,对现在农村是啥条件还是比较了解的。
能有啥条件,就是穷呗。
她一片慈母心,对女儿的未来是想了又想,就是没成想能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