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表传》记载,孙策在袭击许县前,想对曹操的部将广陵郡太守陈登先发起攻击,解除右翼的威胁。陈登留在徐州是曹操为对付袁术和孙策布下的一手棋,他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发展势头很猛,不仅在江北一带给孙策造成威胁,而且还联络江东的严白虎,准备随时给孙策以重击。
孙策不敢轻敌,他亲自率军征讨陈登,进军到丹徒,在这里等待运送军粮,想等军粮运到后再向陈登发起总攻。孙策喜欢打猎,在等待的几天空闲时间里,他只带着几个随从就外出打猎去了。
对于孙策喜欢轻出微行这种冒险行为,他手下的名士虞翻曾经规劝过他,孙策嘴上表示接受,但总难改老毛病,这一回果然出事了。
孙策领人追鹿,他骑的是好马(所乘马精骏),手下人的马追不上。孙策一个人在前面跑,突然从林中冒出来三个人。
孙策厉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这几个人回答:“我们是韩当将军的士兵,在此射鹿。”
孙策说:“韩将军手下的士兵我都认识,从没有见过你们!”
孙策意识到有危险,取弓便射,其中一个人应弦而倒。剩下两个人害怕了,举弓向孙策对射,结果有一箭射中了孙策的面颊。孙策手下人随后赶到,把他们全杀了。
事后得知,这几个人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旧部。许贡的身份跟刘繇、王朗等人差不多,是朝廷任命的郡太守,也是孙策打击的对象。相对于刘繇等人来说,许贡没有什么实力,一度依附于刘繇。
孙策消灭了刘繇、王朗等异已势力后,许贡内心不满,他多次向朝廷秘密上报,反映孙策的恶行,建议朝廷征孙策入京,借以削弱孙氏的势力。许贡的上书被孙策截获,孙策下令把许贡处死。今天在这里埋伏杀孙策的,就是许贡生前的旧部,他们专门在此等候就是要给许贡报仇。
众人将孙策护送回营帐,请随行军医来看,发现他伤势很重(创甚)。孙策自知难过这一劫,于是忍住伤痛,将孙权以及随行的张昭、程普等人找来,指着孙权对他们说:“现在天下大乱,我们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成就大业,希望诸位能善待我的弟弟!”
据《吴历》记载,孙策还对张昭说:“如果仲谋不堪大任,请先生取代他自任。”这是一个孙吴版的“白帝城托孤”,比刘备托孤早了二十三年。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张昭,都千万不能把这些话当真,人家只是说说而已,不是一种交待而是一种姿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提醒和警告。
孙策让人取来自己的印授亲手交给孙权。孙策对弟弟说:“举江东之众,决策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呀。”
就在这天夜里,孙策与世长辞,年仅二十六岁。
一代英雄竟然也如此短命!据《吴历》一书说,孙策的伤原来还是能治好的,医生咛嘱他必须好好养护,一百天之内不能刺激它。孙策忍不住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破相。
孙策长得很英俊,走到哪里都有很多粉丝,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孙策对左右说:“面容毁成这样,还能建功立业吗?”说完捶几大愤,伤口崩裂,当天夜里就死了。
《搜神记》还说,孙策当初杀了于吉之后,便落下了心病,每当一个人时,就觉得于吉也在左右,弄得自己都有点精神失常。孙策受伤后,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于吉居然在镜子里,孙策惊恐回头看,身后却没有人,再看镜子,又见于吉在镜中,如此三次皆然,孙策惊恐不已,扔了镜子大叫,伤口崩裂而死。
孙策死时孙权年仅十八岁,对于继承父兄遗志独立挑起江东大业,他毫无思想准备。孙权跟孙策感情很好,对于兄长突然离世,孙权心里无法接受,终日痛哭不止。
张昭对孙权说:“孝廉,这是哭的时候吗?现在是奸宄竞逐,豺狼满道,请先把礼制放到一边,节哀振作精神。”孙权不仅被严象举为茂才,据《三国志·朱治传》称,他还被朱治举为孝廉,所以张昭这样称呼他。
张昭指挥人给孙权换了衣服,扶他上马,陪着孙权出巡各军,形势才稍稍安定。
曹操得知孙策死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相对于眼前的刘表,孙策是只猛虎,现在孙策死了,短时间内江东难以对他构成威胁。曹操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指定他屯驻于吴县(今江苏苏州)。
孙策死时周瑜并不在跟前,周瑜听到消息,立即率所部前来奔丧,后来随孙权一起到吴县,继续担任中护军,张昭担任长史,一武一文,共同辅佐孙权。
从公孙瓒之死到孙策之死,短短一两年时间里,发生了公孙瓒自杀、吕布被绞死、袁术忧愤而死、刘备投降曹操又叛乱、张绣投降曹操、孙策遇袭身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当这些尘埃落定之时,历史的目光就要聚焦到袁绍和曹操这两大主角身上了。
他们已经摆好了厮杀的阵式。
这一仗将决定无数人的命运,也将决定今后天下将由谁来执掌。
第五章 官渡,官渡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处于弱势的曹操努力改变着不利的局面,支撑他的是心中的信念。面对异常强大的对手,他甚至产生了动摇。奇迹在最后一刻发生了,一份情报、一场大火最终改变了这一切。〕
【一、龙蛇之年】
建安五年(200年)是农历庚辰年,也是龙年;次年是辛巳年,也是蛇年。按照五行学的说法,每遇龙蛇之年就会对圣人不利。这件事一般人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除了天子,大家都不算圣人,不用操这份心。
但是有个人比较在意,虽然他没把自己当成圣人看待,但总觉得在这一年里会发生些什么,这个人就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郑玄。
在建安初年献帝征召天下名士时,农业部部长(大司农卿)一职本来是特意留给他的,只是到现在他也没来上任。
郑玄最后一次应召还是何进当大将军时,何进失败后,郑玄回到家乡青州刺史部的北海国隐居,同时聚众讲学,研究经术,著书立说。他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从四面八方投到门下的有一千多人,日后有名气的学生有赵商、崔琰、公孙方、王基、国渊、郗虑等人。
袁绍占据冀州并控制青州的部分地区后,郑玄的老家成了“袁统区”。袁绍经常把郑玄拉来参加聚会,出席各种活动,为自己撑门面。
在何进时期郑玄就认识袁绍,对于这个比他小得多的政坛名人他并没有太多好感,但出于无奈,他也不敢驳袁绍的面子。
在一次聚会上,大家听说天下最知名的学者郑玄将要出席,一些自认为肚子里有点学问的人不禁跃跃欲试,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想为难郑玄一下,顺便让自己出名。没有想到,郑玄对所有问题都对答如流,知识之渊博、思路之敏捷让人叹为观止,大家无不折服。
整天迎来送往、勾心斗角,只是抽空看两眼书,也敢叫板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