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不蠢,两大靠山都死了,在王家,他是个极其尴尬的存在。却偏偏占据了这么好的院子,即便一旁有王鼎撑腰,王怀恩还是忐忑不安。
搬入新家也有两个多月了,每日里,王怀恩都以“守孝”为名,足不出户,整日憋在院子里抱着脑袋想办法。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用过午饭,王怀恩没有午睡,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发愁,“王怀瑾怎么还不提出分家?”
没错,王怀恩居然盼着分家。
他想得透彻,国公府,他肯定是呆不长的,即便勉强住着,也十分憋屈。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的分出去,趁着祖母刚死,二叔还记着祖母的遗命,或许他还能大大的分走一份家产。
而且父亲刚死他就被“赶”出国公府,落在外人眼中,他是妥妥的弱者。
同情弱者是天性,他再适时的散播一些流言,世人更会可怜、同情他,继而忘了早些年他曾犯过的过错。
父亲的几个老兄弟还在朝中,借着父亲新丧,那几位世伯世叔一时心软,没准儿就会帮他一把。
王怀恩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分家好!
奈何王怀瑾就是不开口,唉,真是急死他了。
就在王怀恩愁得只想薅头发的时候,小万氏喜滋滋的走了进来。
“什么事?”王怀恩心情不好,说话的语气也好不到哪里。
小万氏不以为意,来到王怀恩近前,低声说道:“郎君,我的那个三妹到了。”
“嗯?哪个三妹?”王怀恩楞了一下,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小万氏说的是谁,他眉头微蹙,“我不是说了嘛,那件事就算了,你怎么还把人弄了来?”
小万氏眸光闪烁,心里不知想着什么。
王怀恩想分家,小万氏却不肯。
她的想法跟李氏一样,儿子女儿眼瞅着一年大似一年,过两年就可以议亲了。
话说在国公府议亲,跟搬出国公府议亲,情况能一样吗?
更不用说王怀恩还没有官职,且因为之前的大错,未来的仕途也不用指望了。
父亲是庶子又是白丁,他的儿女怎么能说到好人家?
至于钱财?
小万氏当然喜欢,但问题是,有些时候,钱多也没有用。
人们更多的还是看身份、地位。
小万氏思索良久,最终觉得,还是留在国公府对儿女们更好。
且不说在国公府里吃穿用度都由公中开支,单是国公府这块招牌,就足够了。
所以,小万氏绝不同意分家。
但她也知道,王怀恩的担心不无道理,赵氏和王怀瑾定不会让他们一家在国公府常住。
长则三年,短则一年,王怀瑾便会将他们一家扫地出门。
王怀恩愁了两个月,小万氏也想了两个月,还别说,真让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给二郎送个妾吧——”而妾侍的人选也简单,直接从小万氏的娘家或是能控制的人家去选。
如此一来,他们与王怀瑾之间便又多了一层关系。
不要小瞧女人的枕头风,只要那个妾入了王怀瑾的眼,什么事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