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谁?”
“想起我家里一个人,奴婢不敢乱说。”
“想起你妈妈,是不?”慈禧不以为然地问。
“不,想起我阿爸。”
“你爸爸?怎么是你爸爸?”慈禧颇为意外。
“奴婢的哥哥不成器,我爸爸见天儿揍他,板子、马鞭,逮着什么招呼什么。尽管爸爸非常喜欢我,我还是说不出地怕他,一听他回来就哆嗦,后来我爸爸没了,我哥哭的最伤心。奴婢这才明白,爸爸厉害,那是恨铁不成钢啊!”吟儿充满感情地说起早年病故的父亲。
“是吗?后来你哥成气候了?”慈禧忍不住问起她哥哥现在的情况。
“可惜他老人家走的太早,不信您叫人瞧瞧去,我哥又不是样儿了!”吟儿感慨地说。慈禧听吟儿说了他们家的事,久久无语。
重阳节那天,慈禧登上神武门北面的景山万寿亭,站在栏杆边临风眺望。脚下的紫禁城里碧瓦红墙,气势非凡。再往远处看,只见五凤楼,即常人俗称的午门和端门、天安门、正阳门连成一线,在清朗的秋色中历历在目,以皇家宫院为中轴线,四面包围着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边的低矮的平房,偌大的北京城尽收眼底。
以往任何时候,慈禧只要一登上景山顶,看一眼这气象万千的京城,都会一吐心中的积郁,情绪随之而大好。但这会儿,她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烦躁,觉得世道越来越不如从前了,她夺了光绪的权,还没有罢黜他的皇位,朝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各国的公使纷纷出面施压不说,许多文人在上海天津等地天天写文章骂朝廷,有的甚至指名道姓地说她发动宫廷政变,特别自从在菜市口斩了谭嗣同等人,这些人一下子成了大英雄,连一向不谈国事的老百姓也跟在后面起哄了,小道消息满天飞,什么光绪皇上已经被她毒死等等,各国公使不断到总理衙门询问皇上情况,各省总督也上书朝廷,转弯抹角地想打听光绪皇上的近况。
要在过去,换个皇上,也就是他们爱新觉罗的家事。如今却不然,什么事报上一登,全都知道了。更可恨的是这些人在租界里办报,那儿的地头属外国人管,想抓这些人都不让抓。当然,凭这些人叫破嗓子也没用,真正叫她窝心的是各省的大员,他们迟迟不肯表态才是她一块心病。所以她人在山上登高观景,心里却想着瑞王家的小格格银柳,不知为什么,她有种直觉,觉得这事儿交给她,没准是最合适的人选。
下了景山,慈禧没回储秀宫,便在山下慈瑞宫里接见了瑞王和他的小女儿银柳。小格格拜见了慈禧,慈禧高兴地瞅着她,说她越长越俊了。瑞王在一旁笑着对慈禧说,就是太不听话了。
“我说王爷,当着老佛爷的面儿,您不给我上几句好话,上来就‘扒’我。让老佛爷还以为,您不是我亲爹呐!”
“好好!说得好。”慈禧连声说,一边开心地大笑,说这孩子够冲的,一点儿都不怯场,小格格见老佛爷夸她,更来劲了,眉飞色舞地说起那次她在颐和园,爬上袁世凯进贡的洋汽车,用马拉着在园子里到处跑。“我就知道是你挑的头!”慈禧点着小格格额头说,越看越喜欢她。
瑞王站在一旁,见女儿和老佛爷聊得有滋有味,好像她俩熟得不能再熟,不得不佩服小格格的胆子大,不但在家中敢跟他拧着劲,在外头也一样放得开。看见这场面,他一方面说不出的喜欢,同时又有些担心,万一真是老佛爷看中女儿,让她去南方替朝廷办事,路上有风险不说,关键在于她太嫩了点,一旦坏了老佛爷的事怎么办?
“格格呀!听说你有一身好武功?”慈禧问,其实也是在考察对方,“你这一身本领跟谁学的?”
“回老佛爷话!奴婢自小喜欢,跟几位哥哥一块儿练的。”小格格一听别人提起她的武功,忍不住得意地说。
“没想这丫头天资好,比她几个哥哥练得还要强,三四个人近不了身。就是好耍脾气,不听话……”瑞王连忙插话。
“没你的事,呆一边去。”慈禧挥挥衣袖,对小格格说,“格格呀,咱娘儿俩商量个事儿,我想让你出趟远门儿,你成吗?”
“上哪儿呀?”小格格问。瑞王心里一沉,知道老佛爷真的看上他女儿,想上前说什么又不敢,识得愣愣地站在那儿,偷偷向小格格使眼色。没想小格格一听要出远门,心里激动得不行,根本顾不上老爸的眼神。
“武昌府。”
“我一人儿去?”
“有人陪着你。”
“干什么去呀?”
“这事嘛,一时半时说不清……”慈禧沉吟了一会儿,“回家后,让你阿玛跟你慢慢儿说。办成了我好好赏你。”
“快谢恩!”瑞王见老佛爷已经开了金口,想替女儿脱身已经来不及,只得顺水就势在一旁提醒女儿。
“老佛爷!您还没说赏我什么呐?”
“银柳,大胆!”瑞王慌忙训斥女儿。
“说了没你的事。”慈禧瞪一眼瑞王,对小格格说,“你想要什么只管开口。”老大后一向被人顺从惯了,突然遇上一个敢跟自己讨价还价的天真姑娘,除了好奇也觉得好玩,一定要她说出“我要说出来,您可别笑话。”小格格脸红了,她这会儿一心想的是荣庆,想求老佛爷饶了他,又不好直接说,现在显然是个好机会。
“敞开儿了说。说出什么我都不心疼。”慈禧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