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年代1960 岁月红尘 > 054 话匣子54(第1页)

054 话匣子54(第1页)

为方便周围群众观看演出,李平安把舞台搭在了农机厂厂门前的空地上。腊月二十六就开始动手,腊月二十七天擦黑才完工。

按去年的安排来说,农机厂关饷是在二十八下午,工人们领了工资和福利后直接回家。今年为配合下午的演出,上午就把工人工资和福利发下去了。工人们也都早早吃过午饭,聚集到舞台前等待演出。

毕竟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太缺乏,农机厂的这次联欢会对工人和周边的居民来说就是一次娱乐盛会。

李平安让保安科把舞台前面的观看区域划分成四块,分别是农机厂、电机厂、柴油机厂、周边群众观看区域。

因为三个厂里的保卫人员全部出动,此时的工人和群众服从性也极好。虽然观众很多,倒也是杂而不乱。

和李平安预想的一样,周边过来看演出的群众比三个厂的工人都多。站在舞台上往下看,乌压压净是人。有那心思灵活的就在演出场附近卖起了瓜子、零食。

为了配合这次演出,李平安给舞台配备了来自源世界的音响设备,给演员配备了各种需要的服装道具。

为把这次联欢会记录下来,李平安特意安排了两台摄影机全程记录。考虑到操作问题,一台固定拍摄舞台,一台活动拍摄群众。固定机位的摄影机交给了牧春花去操作,活动摄影机则让罗芸去完成。其他人实在是不适合接触这种设备。

当报幕员穿着华丽的服装走上舞台,清晰的声音从音箱里传出后,立即获得了观众热烈且持久的掌声。

“各位来宾,农机厂、电机厂、柴油机厂的同事们,你们好!今天………”

随着一个接一个精彩的节目上台表演,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喝彩声、掌声一阵接着一阵,报幕员上台宣布联欢会结束时天已经快黑了,但观众们依然不愿意离去。

直到李平安上台动员大家回家,并宣布以后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后,人们才说说笑笑,依依不舍的离开。

京城日报记者也来了,节目的精彩、观众的热情,可以记录的事情太多太多,带来的胶卷全用完了,回头上报纸的时候,选择用那张应该够编辑头疼的吧。

京报记者叫戴倩茹,一个时尚美丽的少女。她在会前曾提出要采访一下李平安,不过被李平安拒绝了。李平安告诉她,所有的成绩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她应该去采访群众们。

戴倩茹是带着目的来的,哪里肯放过李平安。追着李平安不依不饶,采访任务完成没有不说,两人倒是熟悉了许多。

李平安把这次联欢会的录像转录到了胶片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新落成的影院里放映给工人和家属们看。工人们看了一次又一次,没有一点厌烦。

观众从银幕上播放的观众片段里寻找自己或者是自己熟悉的人成了他们最喜爱的游戏。

农机厂这次演出,借助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的口口相传,迅速扩散到京城的角角落落。农机厂在京城真正做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所以说,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要能把握好舆论导向,就能争取把中枢和内阁的声音传递下去,传播给群众。让群众理解,让群众支持。”李平安最后总结到。

“我们的光荣传统是不会丢的。”罗父感慨道。他很同意李平安的观点,但以现有的条件来说,能把中枢或者内阁的政策意图传递到基层,让广大群众知晓、理解、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我们要把宣传工作重视起来,落到实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就算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条件就摆在这儿,中枢的信息并不能及时传递到全国各地。”

“这就是问我今天过来的原因。”李平安说出了今天来拜访罗父的目的。

李平安计划支持种花家推行无线电广播事业,简称“村村通工程”。

具体操作为,引进源世界广播电台设备,内阁可以设立面向全国群众的广播电台、作为宣传窗口面向海外的外文广播电台、做好合并工作面向湾湾的广播电台。

现时代天空是干净的,只要广播电台的功率足够,广播信号完全可以覆盖全世界,让全世界都听到种花家的声音!

现时的国家一穷二白,老百姓更是一穷二白。李平安计划帮助种花家在每个乡镇建设广播站,然后给每户群众安装“话匣子”来接收广播站推送的节目。

而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上面的配合,这就是李平安今天来的目的。

罗父是一个很好的传声筒。在上面得知李平安的计划后,只上了一次会议,没有怎么讨论就全票通过。

在京城电子厂扩建的同时,李平安也利用玉蝶制造出广播电台设备、广播站设备、话匣子放到京城电子厂的指定仓库。然后有专人取走分发到各地。

所谓的“话匣子”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播站拉出来一根信号线通往各家各户,居民家的话匣子一般固定在屋门口。两个接线柱一端连接广播站下来的信号线,另一端连接地线。连接地线的线路上设置一个开关,当开关闭合后就可以收听到广播站发送的广播节目。

“话匣子”的优点是不用电池或其他电力驱动,缺点是只能接收广播站传送的广播节目。

但瑕不掩瑜,“话匣子”的使用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自从有了“话匣子”这物件,老百姓边坐在“话匣子”下面吃饭,边收听话匣子里的广播节目便成了每个家庭的日常。

为了丰富群众的生活,广播站不但发送时政要闻,也发送戏剧、相声、歌曲等节目。都是老百姓爱听的节目。偶尔乡里面有什么指示精神需要所有群众知道,也会通过“话匣子”广播出去。

除了设置在京城的广播电台基站是李平安通过玉蝶制造外。乡镇级广播站和“话匣子”在54年四月份已经由京城电子厂“本土”制造,源源不断分发到全国各地。

虽然说国家推行“村村通”这个工程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但成绩是显著的,效果是喜人的。

群众可以及时听到中枢发出的不走样的消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