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文谨言因为政绩突出被调到玉京大理寺任职,没想到顾璟辞也辗转来到玉京。
他的坚持和深情,让文谨言动容,遂接了案子与他一道探查温清姿的下落。
据顾璟辞说,每隔一个月他便会收到温清姿的手书,字迹确是温清姿的无疑,但寄信地点却飘忽不定,他也没办法寄信过去。
温清姿在信中写道她乘船而行,游遍山河,每日都很快活充实。
她四处游历,寄信地点飘忽不定也属正常,但顾璟辞实在想念她,在地图上标记出她寄信的地点,借此推断出她的游行路线。
他来到温清姿下一站一定会经过的青阳安置好,心想给她一个惊喜。
没想到日日在青阳码头苦等,没等来温清姿的身影,却等来了家中来信,却是他母亲写的,道是阿姿的书信回来了,问他有没有看到阿姿,问他阿姿是瘦了还是胖了,要他把阿姿劝回去,外面虽好,到底比不上家里。
码头的日头很重,热得人心烦,收到家信的顾璟辞却好似被人浇了一头冷水,心头结了厚厚的冰层。
他捏着信,举目四望,只看到一望无际的河流,心中生起无限的恐慌。
他带了很多人,日日守在码头边,如果温清姿到了码头,他绝不可能错过。
那么这封从青阳寄出的信,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顾璟辞冲到驿馆,逼着店家回想来寄信的人是谁。
店家哆哆嗦嗦告诉他,信是一年前送来的,送信的人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一年后再把信寄出。
顾璟辞追问送信的人样貌,店家却说想不起来了。
万般无奈之下,顾璟辞只得离开驿站。
接下来他去了其他寄信点,无一例外,所有的信都是一年前存寄的。
他又去了有可能寄出新信的地方,找到了同样是一年前寄放的,还没来得及寄出的温清姿的亲笔信。
最后一封信,甚至是预订到五年后寄出的。
温清姿在信上写道,她得了重病,恐无法痊愈,自知时日无多,所以写信告知他情况。她已经安排好身后事,花钱请人在她死后将她火化,尸骨洒入雾水河中。病中丑陋,山高水远,请他不必来看她。若他还是来了,只需去雾水河看看,若在河边梨花树下挖到一根五色手绳,便知她已经死去。请他万勿伤心,一定保重自己,照顾好阿娘,她便死得瞑目了。
所有的平安信都是假的,顾璟辞无法描述当时他是何种心情,他只觉得天都快塌了。
他担心她被人挟持,逼着写了这么多信,为了就是迷惑她的家人不去寻她,若情况再差些,或许她已经遇害也未可知。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十名驿站掌柜的回忆,前来寄信的人的样貌基本被拼凑出来。
后来的事,文谨言基本知晓,顾璟辞先后去到中州、朔州寻找温清姿的下落,但都一无所获。
顾璟辞把自己多年来的收获和猜测与文谨言说罢,凭借多年的断案经验,文谨言预感温清姿多半已经死去。
他没把这个猜测说出口,陪着顾璟辞在玉京寻人。
不止寻温清姿,还要寻那个寄信的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文谨言发现大理寺狱中关着的一个罪犯,和那个寄信的人样貌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