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在1977txt > 第687章 不要多的(第2页)

第687章 不要多的(第2页)

然后非特区的第一家独资公司,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的3。

85年3月8日的《解放日报,还刊登了这家公司工厂盛大开业的报道。

所以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下子把门打开,而是一点点的试验、纠错,然后再开放、推广。

现在连设想都还没有的经济特区,便是改开的试验田。

试验田都还没有,自然不会一下子放外商进来。

周亚丽看了看陈凡,继续说道,“所以啊,我和老爸讨论过后,一致认为,现在还不是深入投资国内的好时机,但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打开国门,必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这块肥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所以我们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先不急于成立公司,而是先成立一家办事处,第一要务不是投资,而是先行收集信息、打通各种渠道,结交更多的人脉。”

她说着看了看周正东,又回过头来,继续说道,“但是呢,不能只钱、不赚钱,正好上次我回来的时候,你跟我说过可以考虑在内地建家用电器厂的事,我就想把这一个工厂,作为老爸办事处的第一个单子,你觉得怎么样?”

顿了一下,她看着陈凡笑道,“这只是我和老爸讨论的结论,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我们都可以接受。”

陈凡耸耸肩,掸了掸烟灰,笑道,“很合理,不需要改。”他扭头看着周正东,“既然你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又参与了这次的谈判,那么先动一动,哪怕只是个办事处,也是一种信号,我认为两边都会为这个办事处给予适当的便利,这也是在为打通两国的经贸往来创造条件。

如果办事处开起来以后,确实如此的话,那你不妨考虑多做一点。”

周正东登时眉头微皱,眼里若有所思,“多做一点?”

陈凡点点头,“对。所谓的多做一点,就是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顿了一下,他突然放低声音,“比如说,莱戈恩自由港。”

莱戈恩自由港,于1547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建立,旨在通过免税政策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公认的全世界第一个经济特区。

听到这句话,周正东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他的专业是法律,而不是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

但周亚丽已经明白陈凡的意思,小声说道,“建立中国的‘自由港’?!”

看了看女儿,周正东终于明白陈凡的意思,不禁两眼发亮,“这是一个好办法!”

陈凡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只是举个例子。其他的建议也可以,比如刚才亚丽说暂不接受外商独资,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合资的形式,合资不一定要出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乃至土地,都是可以选择的元素。”

周正东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刷刷速记,不时轻轻点头,显然听进去了外甥的建议。

等父亲记录完,周亚丽在一旁笑道,“老弟,跟你汇报一下哈,咱俩那家科技公司,现在情况很不错的呢。”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她笑道,“怎么个不错?”

周亚丽,“就是汉卡嘛,现在已经跟苹果公司达成合作,他们会向市场提供带有中文软件的电脑产品,这方面的模块主要向我们进行采购。

另外我们通过代工的模式,生产了10万块汉卡,第一批已经投放到市场,在华人地区非常受欢迎,回款的速度很快,……”

听到这里,陈凡忍不住问道,“定价多少?”

周亚丽打了个手势,嬉笑道,“不要多的,只要999美元!”

“噗……”

陈凡一口茶喷到地上,他抹了把嘴,抬起头满脸愕然,“多少?”

周亚丽眨眨眼,“999美元啊。”

陈凡瞪着眼睛,“怎么这么贵?”

一台苹果电脑才1500美元,汉卡就要999?这还能卖得出去?

周亚丽很无辜地说道,“现在最新款的存储芯片就要299美元,算上加工费、物流、渠道费,成本差不多就要450美元。

本来电子产品就属于高利润的高科技产品,我们零售价只卖999美元,已经很合理了啊。”

陈凡眨着眼,有些无言以对。

枉他之前还跟江大的黄教授说,这东西不贵,几百美元就可以。

合着单单硬件采购就要三百美元啊?

呃,999也算是几百,应该不算骗人吧?

可是再想到、黄教授之后都没找过自己,心里就莫名的有点心虚。

陈凡喘了两口气,默默地摸了一支烟点上,“那什么,你继续。”

周亚丽,“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