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蔡邕的病情在华佗的调理下渐渐好转,在此期间李世民一直派人细心照顾,时常前来照看,嘘寒问暖,这让长时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蔡邕,内心充满感激和温暖。
一直侍候左右的蔡文姬也对李世民十分感激,尘封已久的心扉,似乎被突然打开,只不过身份的差异让她更加痛苦。
这一切自然被李世民看在眼里,其实李世民也被蔡文姬的才情深深吸引,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有些不幸的女子,只不过世俗的力量太过强大,李世民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无奈只能过段时间。
因此李世民暂时也没任何暗示,也未表现在面上,这让蔡文姬十分失落,一度也躲着李世民。
这让李世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
等蔡邕彻底康复后,李世民奏请天子任命蔡邕为太常卿,太常卿是九卿之首,除了执掌宗庙、祭祀等重大朝廷性的活动外,还监管天下教育,当然了在唐朝这个太常卿就类似于礼部尚书。
之所以推举蔡邕来担任这个太常卿,一方面他本人就是东汉有名的大儒、还是公认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让他来当实至名归。
第二就是他想借着蔡邕的名气来吸引更多的学子和读书人,投向自己,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十分豪气地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毂”,如今到了汉末,他依然不能放过这股政治势力。
士人集团也是他将来重点扶持的力量,用于平衡固有的世家大族,和潜在的外戚。
更大的图谋就是,他需要借助蔡邕的名气,在汉朝小范围的推行科举制。
他自然不会蠢到马上实行,毕竟汉朝的官员都是察举制,也就是举孝廉,官员大部分来自世家大族,一旦大规模的举行科举制必定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那对于自己争霸天下极为不利。
因此他才要小心谨慎地小范围推广。
在蔡邕走马上任后,朝堂上的局势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蔡邕并无意参与朝堂争斗,但经过李世民竭尽所能救治之下,已经彻底贴上了赤裸裸的“李党”标签,被大家认为是李世民在朝堂中的代理人。
一些不满于王允等人制霸朝堂的大臣,纷纷都投靠到他的名下,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找到大树了,靠近了蔡邕不就是攀上了李世民么,还不会让人觉得趋炎附势,简直太妙了。
除了朝堂上拉拢朝中大臣外,他也顺利地完成了开府建牙,还霸气地起了个名字就叫天策大将军府,当然了这个天策大将军自然比不上唐朝的天策上将军那么有实权。
一般来说东汉的大将军前面都要加个称呼,类似于骠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之类的,因此李世民干脆自封天策大将军。
李世民也有了直接任免一定官职的权利,一众谋臣武将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幕僚,他的下属,以后行事更加名正言顺。
当然,这自然被朝中很多大臣极力反对,纷纷要声讨,不过朝中近亲李世民的力量也迅速展开了反击,认为李世民劳苦功高,自封个天策大将军也并不逾制。
另外对于麾下的谋士和武将,李世民也决定大家封赏,追名逐利本就是人之常情,现在可以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那可是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大事,也可以很好地激励他们,效忠自己。
根据李世民和几位主要谋士的商谈,定下了一应武将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