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番外1 后来 > 第38节(第2页)

第38节(第2页)

&esp;&esp;与其同时,入秋之后,南安县阮立

&esp;&esp;瓷器作坊收到了一笔重要的订单,来自于诚郡王府——给新酿造的红酒制作一批包装瓶。

&esp;&esp;瓷器作坊不敢怠慢,召集起全体工匠来集思广益,务必要造出精美的酒瓶来。仇朱也受邀前来瓷器作坊。自从来到南安县之后,她的书画功底彻底得到发挥,不仅仅是画插画,各家新开的店铺需要题招牌,瓷器和织造作坊需要新的花纹,大家都乐意请她。

&esp;&esp;听完瓷器作坊的要求,仇朱略一思忖,提出了建议。她以为,这新的瓷瓶包装未必需要在花纹上取胜。好看的花纹都需要高明的画工,这样一来需要熟练工匠,二来绘制瓷瓶的时间也长,倒不如为这批瓷瓶专门烧制出一种新颜色,研制出新的烧料配方,这样既可以成批烧制出酒瓶,便于量产,又能保证酒瓶独特,让顾客眼前一亮。

&esp;&esp;大家一致赞同仇朱的想法。作坊管事索性聘请仇朱长驻瓷窑,和工匠们一起研制烧料的配方,来调制颜色。仇朱欣然领命,她热爱一切美的东西,对于精致的瓷器自然也是爱不释手,有机会参与进瓷器烧制,她哪有不情愿的?

&esp;&esp;仇朱和匠人们一起试做了许多材料,尝试给瓷器上色,最后才以铜锈来上色,融入瓷器,烧制出了红瓷来。之前瓷器作坊一直用粘土来烧制瓷器,从未尝试过人工配色,因此烧制出来的瓷器都是深浅不同的青色。

&esp;&esp;如今的红瓷却不是这般。瓷瓶瓶身光洁如玉,衬得朱红的色彩愈发深邃,送到郡王府后,郡王将瓶身人工施加的这一层称之为釉彩,这种红瓷瓶也正式成为盛放葡萄酒的酒器。

&esp;&esp;南安集市里,最近一直开始传出消息:县廷府下面的作坊要卖酒。

&esp;&esp;消息一传出,新野郡的商人反应最大,只因此地生产名酒,新野酿在整个轩国都享有盛名,也因此,新野商人深知酿酒不易,没有个几十年工艺传承,谁能说自家就一定要酿造出好酒来?

&esp;&esp;可不管新丰商人如何跳脚,不妨碍其他郡城的商人纷纷赶往南安集市,打算向南安县订上一批酒来。毕竟所有人都眼馋元隆商行韩汉青的经历,只因搭上郡王府这条线,靠着经销妆霞纱,就成为都城有名的卖布行,如今天下人谁还记得之前最紧俏的布料是永丰郡的流云金帛?

&esp;&esp;说不得南安县推出的这酒也能成为新的顶级好酒?自己若是抓住机会,也能跟着赚取些金银?

&esp;&esp;怀着这样的期待,商人们跃跃欲试,汇聚到了南安集市。但比他们来得更快的是酒鬼。

&esp;&esp;这世间嗜酒之人许多,除去小孩子,大人们都会喝上几杯。小孩子不用喝,是因为孩子不用喝酒就很快乐,至于大人们,总要向这杯中之物寻求几分放纵的欢愉。

&esp;&esp;阮立骑着毛驴,晃晃悠悠进了南安县。他找路过行人问了路,一直来到南安集市,停到了南安县廷府自营的店铺前。

&esp;&esp;“掌柜的,想买瓶酒。”阮立说。

&esp;&esp;掌柜撩起眼皮看一眼阮立,阮立穿一身半新不旧的长衫,牵着一头不大不小的毛驴,恰处于不老不少的年纪。掌柜眉头一皱,这是哪来的狂生?

&esp;&esp;掌柜不冷不热地说:“我们这儿的酒还未开始卖呢,等开始卖的时候,客官再请早来吧。”

&esp;&esp;阮立却说:“你给我一杯酒喝,若是好酒,我便赋诗一首。”

&esp;&esp;掌柜闻言更是不喜,念着郡王爷平日里的嘱咐,也不敢出言呵斥,只想着赶紧让伙计把这人送出去。

&esp;&esp;谁知道就在这时,门帘一撩开,打头进来的,竟然是郡王爷。

&esp;&esp;掌柜一愣,还真是不巧!这狂生进来的时候,恰好赶上了郡王爷来自家铺子看看。

&esp;&esp;宣瑾瑜在门帘外已经听见了掌柜和这书生的对话,她不以为意,毕竟许由也好,仇朱也好,祁年也好,这些人在外人眼里都有几分古怪,就是不知道这书生到底是只有古怪脾气,还是也有配得上的才华了。

&esp;&esp;宣瑾瑜问道:“你叫什么?”

&esp;&esp;阮立从旁边掌柜的态度看出这年轻人似是能做主的,便回答:“阮立。”

&esp;&esp;阮立!掌柜瞪大眼睛,天老爷哟,自家酒把他也引来了!阮立可是天下闻名的才子,六岁即可成诗,他写的诗,谁不会念上两句呢?

&esp;&esp;宣瑾瑜却不知道谁是阮立,毕竟她是穿越过来的,便问:“若是你写的诗,值不上这酒呢?”

&esp;&esp;阮立闻言也不生气,一拱手,说:“主人家把酒取来,我当即赋诗一首,若是主人家觉得值,就与我喝一口,若是不值,我就走便是。”

&esp;&esp;宣瑾瑜觉得这人有意思,当下微微颔首,让掌柜去取。

&esp;&esp;掌柜端来一只托盘,中间摆着一只玲珑可爱的红瓷酒瓶,旁边是配套的两只红瓷酒杯。掌柜倒了两杯,递给宣瑾瑜和阮立。

&esp;&esp;阮立放在鼻间一嗅,顿时喜出望外,好酒!还是他从来没喝过的好酒!他信口说来:“七宝杯酌葡萄酒,金花纸写清平词。春风院静无人见,闲把君王玉笛吹。”

&esp;&esp;宣瑾瑜眉一挑,还真有两分才华。她虽不懂诗,可如此仓促就能随口吟就一首,当即点头,请阮立喝酒。

&esp;&esp;阮立端起酒杯,细细品起来,很快,一杯酒就被他喝了个底掉。他嘿嘿一笑,说:“主人家若不介意,我再写一首,再讨一杯酒喝。”

&esp;&esp;宣瑾瑜笑说:“这有何不可?洗耳恭听。”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esp;&esp;阮立张口又吟一首:“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esp;&esp;这首竟比刚刚那首更好些!宣瑾瑜也佩服起来,拿过酒壶,亲自为阮立甄酒。

&esp;&esp;就这样,二人一个倒酒,一个吟诗,阮立竟然把一壶酒都喝完。旁边掌柜早就叫来识书墨的伙计,把阮立写的诗都记录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