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灵魂,是我看到了,就是看到了,但我不会继续评判分别。
如如不动,才是对待执念的真正视角。
那为什么修行者,在路途中,必然要先解决执念这个根源呢?
那是因为修行者,有如如不动的心,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向宇宙发出的念。
一旦有了执念,就会着急、会怀疑。
最终向宇宙发出错误或者混乱的信号。
明白了吧,执念,会影响吸引力法则的运用。
大修行者,对待执念,只有两步。
一是理解执念的因果。
二是击破信仰体系,将执念的运转程序植入进去。
最终重新构建,形成具有包容性运转的信仰体系。
所谓的包容,其本质上就是协同。
并非将冲突的两个念头放在同一套体系之中运转。
在重新构建的信仰体系之中,
执念就是个零件,你要清晰地理解他的作用。
就像机器一样,
放错了地方,他就会让你痛苦不堪。
放对了地方,那么就是一套完善的运转体系。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动能。
将执念化为正面的动力源泉。
提升自己运用吸引力法则时候的坚定之心。
执念这玩意,能够让你一直认为自己是痛苦的,
自然也能让你认为自己是快乐幸福的。
只是看你,将执念这个零件放在了这个运转机器的什么地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他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认知差别。
也就是说,
具体到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会因为。
事件的不同,认知的不同,因果的不同。
从而导致每一个人构建出来的信仰体系不同。
就是每一个人的运转中枢都不尽相同。
仅仅只能做到运用同样的运作方式。
但是每一个体系的结构却是不同。
这也就让,每一个人在后天打造出来的信仰体系。
必然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