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凉军意欲何为这还要从吴云入荆勤王说起,江陵城破后吴云奉卫济之命前往荆州勤王,可还没等到长沙便听说长沙勤王大营发生了士卒哗变,秭归侯曹灿死于乱军之中,兵权皆由益州刺史韩钊掌握。
紧接着便是韩钊以皇后密旨之名加封自己为沮侯、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一连串的官职,韩家作为荆州世族的领头羊,更是皇亲国戚,荆南各郡闻声而来齐聚长沙,也算是把一盘散沙暂时捏到了一块。
但就在长沙勤王大营内的众人忙着争权夺利之时,凉军却是趁势渡过长江大败楚军攻下了南平,这无疑是在荆南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是时天门、武陵、衡阳、长沙诸郡尽皆暴露在了凉军的兵锋之下,霎时间荆南诸郡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不过好在此时卫济的部署起到了作用,凉军在探到江州郢州方向出现楚军后便没有再继续南下,同时吴云的到来也给荆南众人打入了一剂强心剂,可无形中也加剧了勤王阵营的分裂。
在有了吴云率领的三万越军加入后,长沙勤王大军合兵近十万众,虽然这十万人在组织和战力上较比凉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最起码在气势上总算是和凉军持平了。
可接下来大家伙对于如何反攻却产生了分歧,因为自吴云到来后大家隐然间已经分成了两派。
以韩钊为首的一伙人提议不动刀兵,最好是能与凉国和谈让其退兵,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更何况太子和长公主还在人家的手上。
而以吴云为首的一拨人则是认为应该以战为先,勤王大军刚刚汇集若不一鼓作气怕是会日久生变,更何况现在凉军士气正盛,这个时候你去和人家和谈那叫和谈吗?那叫乞和!
可以说两边的想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落在有心人眼中却是变了味道。
江陵城陷,卫节一脉仅存太子卫荣和长公主卫晏如,以韩钊与二人的关系无论是出于公还是私,他的做法都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吴云的做法就显得有些微妙了,如今太清帝卫援在世的皇子仅剩卫伏与卫济,卫伏与敌国合谋攻打母国,这节操可谓是碎了一地已然失去了争位的资格,但卫济则是截然不同,正所谓国无长君必生动乱,更何况是现在这种时候,你吴云一味求战难道是想逼凉国处死卫荣,好让越王卫济捡现成的吗?
眼见双方的争斗有愈演愈烈之势,吕安很及时的站了出来,毕竟现在勤王大军驻扎在长沙临湘一带,这情面还是要适当给一给的,而吴云面对韩钊的诛心之论也做出了让步。
经过大家的让步和妥协,最后议定先由韩钊与凉国和谈,若是最后谈不拢再动刀兵也不迟。
国家危亡之际,文武众臣却是如此荒诞不经,着实是可笑,可笑。
也就是这两派相争,让坐镇江陵的皇甫文业嗅到了战机,在与韩钊使者假意和谈的同时,皇甫文业秘密将南平的大部兵马撤回到了江陵,然后又把大军分成三路藏于江陵四周,最后便是擒斩韩钊的和谈使者。
不得不说皇甫文业这一招是真奏效,就连一直鼓吹和谈的韩钊都气的转变了立场,这一次没有了相互扯皮和无休止的争吵,勤王大军兵分两路直指南平与南郡。
吴云更是亲率西路军一路狂飙突进,相继收复安南、作唐、孱陵、南平、乐乡等地,一直打到了江陵对岸方才停歇。
反观由韩钊率领的东路军则是被阻于监利,凉军大将李开阻断长江水道闭寨拒战,任凭韩钊派人百般辱骂也是无动于衷,韩钊没有办法只能望着茫茫云梦泽无力长叹。
而此时的吴云已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没有理会东路的韩钊,只是在乐乡休整了不到三天,吴云便命儿子吴建为先锋率五千士卒强攻津乡,欲从此处渡过长江扣关江陵。
以勇猛着称的吴建也并没有让父亲失望,在攻占津乡的同时也抢占了津乡浮桥,随即更是顺势杀过了长江,可就当吴建兵临江陵城下时,这才猛然发现江陵已是一座空城。
吴建望着已是空城一座的江陵虽然心有疑惑,但收复国都的大功已是让他有些飘飘然了,于是吴建一面遣人返回报捷一面率军入了城,可殊不知就是这轻率之举,吴建已然掉进了皇甫文业早已布好的口袋陷阱。
是夜,凉军三路大军趁势杀出,姚柱一路击溃津乡三千守军复夺津乡浮桥,皇甫文业则是亲率主力再次包围了江陵,霎时间吴云的西路军被拦江斩断,吴建等五千士卒更是被围困在江陵城中进退不得。
这一次皇甫文业以整个南平郡为饵,一路佯作败退诱敌入瓮,其心思之缜密、布局之大胆,谓之为猛虎亦不为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