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普通读者借书数量 > 人际交往的圣经(第1页)

人际交往的圣经(第1页)

“博弈”是现在相当流行的词儿。在报纸上读到,在电视里听到,甚至会从地铁口卖盗版碟的小贩嘴里蹦出来,吓你一跳。问题是什么叫博弈呢?或者说,博弈究竟是什么意思?未必人人都明白。

其实,人际交往就是一种博弈,或者说有规则的游戏。在这种博弈中,我们的行为千差万别,却有两种行为是基础。一是背叛,二是合作。所谓博弈,无非就是这两种基本行为的各种运用。

战争是人际交往的极端例子,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博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也就是靠近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那500英里战线上,战斗极其血腥残酷。可是,当年一个英军参谋在巡视前方堑壕时却看到,在战斗与战斗的空隙,敌对的双方士兵表现得相当克制。他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德国士兵在来福枪的射程内走来走去,自己的士兵却不予理睬。同样,我方的人员在敌人的射程内也是大摇大摆,一点儿也不慌张。他暗自下定决心,当他接管这里时一定要杜绝这类事情。他愤愤地写到,这些士兵明显不懂得什么叫战争,双方竟然奉行“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策略。

事实上,倒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参谋不懂得战争,他不懂得哪怕是双方激烈冲突的情形下,合作也是可能的。因为,“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乃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不要以为那个参谋所看到的只是战场上的例外。一位社会学家在研究了一战时期有关堑壕战的大量资料后发现,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的确,当敌我双方对峙之时,相互射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削弱了对方的实力就意味着增强了自己的力量,杀死敌人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总之,短期来讲,冲突强于克制,背叛强于合作。可是,从局部来看则未必。比如一个固定的防区里,相互克制却又好过彼此攻击。道理很简单,既然双方都只想消耗对方的实力,而不是攻城拔寨,向敌占区前进,那么彼此克制反而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用博弈论的术语讲,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那么,究竟该背叛还是该合作,怎样摆脱这一困境?社会学家发现,在堑壕战的第一阶段,冲突是频仍而血腥的。情况往往是德军炸死了英军堑壕里的5个士兵,而英军反击的炮火也会炸死5个德国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敌我双方互不进攻的情况越来越多。最开始是两边同时进餐,然后是因为特定的天气缘故互不射击,再后来相互喊话约定休战时间,到最后大家彼此克制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部队换防。用博弈论专家的话讲,这就叫“重复囚徒困境”——一旦“囚徒困境”多次重复,所谓困境就会缓解,甚至解决,合作的概率就会大于背叛了。

以上是人际交往的实例,它说明了一点,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可能,哪怕是战争这样的极端情况,合作总是强于冲突。

接下来我们看看人际交往的试验情况。

有人举办过一个大型的“重复囚徒困境”的比赛。他邀请了不少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数学领域的专家来参加。在比赛中,每个专家要提交一个包含背叛和合作这两种基本行为的程序,让这些程序相互比赛,看哪个程序在比赛中获利最多。经过12万次对局,面对24万个不同的选择,结果专家们发现,一个最简单的程序表现得最出色。这个程序依据一个简单的决策原则,那就是“一报还一报”。具体来讲,这一原则包括这么几条准则:

不要首先背叛。

对合作与背叛都要予以回报。对方合作,自己则合作。对方背叛,自己也选择背叛;

保持宽恕与惩罚的平衡。无论回馈还是报复,一报还一报。不要“一报还三报”或者“三报还一报”。

不要耍小聪明。不多疑,不盲信,并且尽量使自己的策略简单清楚,让对方不要因为你行事的杂乱无章而无以适从。

在我看来,在人际交往中,这四条准则特别值得推广和强调的——不要以为这些是我的创造,它们来自于阿克塞尔罗德的著作《合作的进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这本书中,你还可以学到更多。有评论者说,《合作的进化》足以取代《圣经》的地位,我承认,他的评价是准确的。更重要的是,它比《圣经》简短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