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老生常谈例句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从数九寒天、寒风凛冽的北疆,来到亚热带的海南,在北方人的眼里,三亚的风光无疑是美的。

从呼和浩特上机前,穿的是羽绒服,到了三亚,脱的只剩下衬衫。从高空俯瞰呼和浩特,沟壑的黄土地上,间或能看到一些积雪。而在三亚,绿树鲜花,满眼苍翠,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远胜过北方的夏天。

印象中,蓝天白云,能联想到的是绿色的大草原。在三亚,天蓝云白之外,还有蓝色的海洋。

去了天涯海角,鹿回头,南山,大东海,蝴蝶谷,亚龙湾、呀诺达雨林,蜈支洲岛等景区。最喜欢的当然是海浪和沙滩,最养眼的是在北方很难见到的沙滩上进行日光浴的人们,当然有许多美女,其中有一些俄罗斯少女。

饱览南国秀色的同时,不由的要和内蒙古比较。感触最深的,不是景色,不是人们的生活,不是气候的差异,而是旅游业之成熟,特别是各旅游点上干净卫生、设施先进的公厕。一导游说三亚南山的洗手间有五星的,最少是四星,玩笑成份有之,但的确是非常干净,各个景点都是这样。想到内蒙古,我几乎走遍了各盟市和主要景点,多数地方旅游景点没有形成规模,配套设施较差,公厕要么没有,要么就是脏乱差,有许多地方还是农村常见的旱厕,在夏天草原最美的旅游季节臭气熏天,大煞风景。

尽管如此,也想到并与同伴聊到,海南也有不好的地方,夏天太热,有台风。相比较,内蒙古的夏天是凉爽的,但春季有沙尘暴。我在三亚时想,这里可能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转念一想,不对,如果在夏天,来内蒙古旅游的人可能会说,内蒙古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

各地人类繁衍生长,世代延续,是有道理的。也许家乡是最美的,不只是因为这里有生养我们的父母乡亲。尽管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觉得,但当从外地人口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也难免得意。

煮荷包蛋时我总是面红耳热

那是十几年的事了,但每每想起来,总让我面红耳热。偏偏我人懒,常常煮或煎个鸡蛋凑合个早点,甚至于午饭和晚餐也少不了,所以经常有一种撒谎被人发现的感觉。

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兼班主任。到现在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那几年,我做老师是称职的。当时考学是很难的,我的学生们都是经历高考,经过千挑万选后入学的,许多学生都复读过。所以我的学生和我年龄差不多,有个别人年龄比我还大。在我心里,我除了要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尊严外,也希望成为他们的大哥哥。在学生们心里,也的确是把我当做哥们的,这是许多年以后他们对我讲的。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始了我的工作,经常深入教室、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我带的班在全年级是排第一的,曾荣获省级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表彰。因此,我也受过学校和省级表彰。

学生年龄大,起码在我当时的心里,认为他们都很成熟、懂事,而不象我了解的现在的学生们。有一天晚上,学生宿舍熄灯后,我照例又来到学生宿舍,主要是担心有学生喝酒后滋事,也担心乱用电器引起火灾。有一个学生宿舍,正在煮方便面,学生们运动量大,晚饭吃的早,晚上熄灯后会饿,这我是了解的,我上大学时也是这样。所以我是不制止学生的,只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拨掉电源,顺便和他们聊起天来。话题很多,学习、生活等,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其中有一个姓杨的同学,非常诚恳地问我,“老师,怎样包荷包蛋”?我不加思索地回答,等水开后,打进去就行了。当时学生们没说什么,我也说完了事,我们又聊起了别的事情。

其实,我当时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丰富生活经验而说的,不回答或说不知道,怕学生笑话。而且根据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水开后煮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了这件事后,我再煮荷包蛋的时候就留心多了,经过反复实验,发现煮荷包蛋须在水未大开之时打鸡蛋,这样才能包住,而水开后再打蛋容易碎。因为当时是单身,图省事,才有这样的大量的实验机会,并有了实验结果。其实,对于有生活经验的主妇们来讲,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十几年了,我一直在想,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学生们是否知道我说错了。如果他们当时不知道,但后来肯定是知道了的。如果他们当时就知道,完全是为了增加个话题,那就是为了照顾我的脸面而没有说破。我坚信,他们肯定都早就忘记了这件事。但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

人一生中撒谎应该是避免不了的,但有些谎完全可以不撒,有些撒谎也是善意的。尽管如此,我一直以为,我这个谎撒的不应该,因而才经常有面红耳热的时候。杨同学现在是一个基层法庭的庭长,只要来呼和浩特出差,都是要来看我的,每年的教师节、元旦、春节都要给我发短信问候。其他同学有的当了处长、有的是科长,多数已经是单位的骨干了。他们都经常以不同方式问候我,我也一直在惦记着他们。每到盟市出差的时候,总是设法通过一些其他途径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情况,但我很少去找他们,怕给他们添麻烦。但同学们一听说我去了当地,总是要聚集起来,在当地最高档的餐馆请我吃饭。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事情都模糊起来,但煮荷包蛋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些可爱的同学们,也总会面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学习也是工作

近期,工作按步就班,比较平淡。除个别应酬外,每天两点一线,由家到单位,由单位回家。平平淡淡,生活也许本该如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个和睦的家庭,应该是一种幸福,尽管常常感觉不到,也不以为然。

常常想,应该再做点什么,比如,社会兼职。其实自己在十几年就拥有了让现在许多人羡慕的律师执业资格,并从事过十多年的兼职律师工作。现在也是一个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这些,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收入大大增加。但工作的限制以及没有生活的重压,都使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做。

工作之余,常想起习近平同志的那句话,“学习也是工作”。也常想起周永康同志的那句“干工作要使出最大的力气,出手的东西要拿出最高的水平”。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是重要的精神寄托,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

“干部就要干事”,这是近期多位省部级领导讲的。其实,这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上级不讲也本应如此。要干事,就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方面,需要有愿意做事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有能干事、能干成事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

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你还不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那么你将被时代所抛弃。综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

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

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

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进行,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仅自然科学的类别就已超过2000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