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命轮运转 > 第33章 连蓉相见 依依论茶(第2页)

第33章 连蓉相见 依依论茶(第2页)

杨依依道:“听说姑母家在泉州有茶山,泉州属中南茶区。李二舅家在余杭也有茶山,余杭属江南茶区。我先把这两处联系上,经营好,让都城形成饮茶之风。之后向西南茶区发展,把发酵茶远远的卖给胡族。听说,周边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长年以牛羊的乳和肉为食。他们缺少蔬菜水果,消化不好,缺少一些物质,寿命普遍不长。饮茶就能补充很多营养,也能帮助消化,只要他们喝了好,就离不开了。草原上有许多咱们没有的草药、香料。还有数不尽的马、牛、羊,交易起来,咱们能换回多少骏马,牛羊啊。”

英王一听就明白了,笑道:“好啊,你姑母那里好办,我说了就算。我让心腹王得顺管着你姑母家的山林呢,我让他上来跟你商量。李二哥那里也好办,你拿个章程,让他们家派人来,共同商议这事。只要能营利,大家都会配合的。”

杨依依笑道:“李二舅那里,还要加发一句话。今年第一次科举乡试,预参试者,速上京求学,这边学习资料更齐全,也更容易获得考试资格。”

英王一听就乐了:“李二哥那边想出仕的打算,连依依都知道了。你这样说,他家还不得连夜准备上京呢。”

杨依依又笑:“大伯父,考试肯定要有资格呢。今年中秋各地就要乡试,确定应考的资格。都城周边的大书院也会有推荐名额的,比参加各地春试要简单些。我想外祖家的表哥们也进开阳书院呢,王院长已经答应了。”

英王挑挑眉:“开阳书院那王院长会这么好说话?之前你三哥、六哥要进书院,李夫人可给书院捐了一大批文房四宝呢。加上荆儿、茴儿出身好,读书还行,王院长才勉强答应的。”

杨依依道:“都一样,王院长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呢。我也答应他五年内,每出版一本新书,都免费送给开阳书院三十本呢。我大表哥陈秀,二表哥陈英,脑子聪明,读书也不错,就是出身差点。王院长亲自试了他俩,勉强收下了。”

一个月后,管理豆家山林的老王领了十几个人上京了。李二舅家的父子三人领着大车队,全上京来了。老王是为了茶叶的事来的,李家父子却是为了科举的事来的。

杨依依对科举却是非常赞成。科考对她的印刷厂,图书馆非常有利啊。杨依依年后又到西市的牙行买了二十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和二十个十多岁的小女孩。

让祖母帮忙,在青龙坊又买了几个房舍安置这些孩子,女孩子跟着杨牡丹她们先学做活字,男孩子跟着封长青学习雕版。祖母多有见识,哪会只帮杨依依买房舍,自己私下里也在青龙坊买了好几处房舍。

杨依依找了已进入国子监当博士的王咏,央求王先生在国子监里向各位博士打听,有没有他们写的关于儒家学问的手记或着作。只要众位先生愿意抄写底稿,长青印刷厂免费帮着出版。还可以给他们一些财帛当版权费,只要允许印刷厂出版售卖他们的书。

这些文人大多都有个通病,希望自己的作品面世,被天下人看到,最后名留青史。杨依依让王咏这么一说,那些人一听可以名利双收,就没有不乐意的。纷纷把自己的手稿拿出来,一时间,国子监里的先生忙起来了,一面完成教学工作,一面还要在业余空隙抄写底稿。

长青印刷厂的孩子们也忙起来,尤其是活字印刷那些女孩,分成三班,两班交替,不停地做活字,一班负责排版印刷。

李家也跟着忙活,专门成立了一个大作坊,专供长青印刷厂的东西。雕版那些孩子也累得够呛,好在伙食好,奖金多,略有安慰。

《高登诗集》出来时,杨依依觉得是个机会,同时约了大伯父、二姐、高连,约定在青龙坊四号院取书。高连让家仆赶了马车到青龙坊四号院,杨依依让人把他领到待客室。杨依依笑着介绍:“这是我大伯父,这是我二姐姐,他们父女今天到我这边来参观的。刚好高先生来取书,真是有缘,就一起喝个茶吧。”

高连心里琢磨,这杨七小姐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到底把她二姐姐介绍给我见面了。打眼一看:这位杨二小姐,身材高挑,肩膀略显壮实。杨依依给画的妆,很衬杨蓉。显得长眉俊目,高鼻粉唇。穿着石榴红的齐胸长襦裙,胸口绣了一朵白牡丹,白色细绢绣百蝶的窄袖对襟短衫。梳着一款新奇的发型,正中戴着一只金凤衔珍珠的钗,左侧簪了一朵娟制的红色牡丹花。左手腕戴了一只黄金镶珍珠的手环,食指上戴了一朵牡丹花型的戒指。

英王与杨蓉也打眼细看这位久闻大名的高相嫡长孙。这男人生的真是好,身材高大匀称,风度翩翩,文质彬彬。长的白白净净的,浓密眉毛生成弯弯的形状,一双沉静温婉的眼眸,高高的鼻梁,微笑的唇角有两个小梨涡。绯色的圆领长袍显得很合体,束一条黑色素金扣的革带,悬着一枚青玉虎形佩。头戴黑纱幞头,脚穿半筒乌靴。

英王上座,杨蓉右侧座,让高连左侧座,杨依依下座。杨三娘给四位上了擂茶,两盘点心。高连开口道:“晚辈拜见英王殿下,久仰大名。祖父常说您眼光独到,文武双全。”

英王打断他的话:“文武双全不敢当,就是一届武夫罢了。高相太客气了,说什么眼光独到,就是命好,生在弘农杨氏的一支中,同为杨氏,只能追随皇上了。”

英王喝了口茶,又道:“听小儿杨蔚说,高公子在国子监读书,文采很好。我这里有一个上联,想了很久没有对出合适的下联,高公子听听,登泰山一览天下。”

高连想了想对道:“渡长江再望故乡。”

杨蓉笑道:“父亲,我到有一下联:踏银河又瞰宇内。”

杨依依笑道:“二姐姐对的下联不如高先生的工整,气魄却够大。”

高连道:“是,我的不如杨二小姐有魄力,二小姐一看就是英武之人。”

英王夸道:“我有六个女儿,两个侄女。只有我的蓉儿,最象将门之女,略识些武功,人善良豪爽地很。谁要能娶我这个女儿,才是那家子的福气。”杨依依也忙着点头。

高连岔开话题:“英王殿下,您对科举之事有什么看法?”

英王道:“我一介武夫,哪里懂得科举之事。不过我家儿子与侄女合伙开了印刷厂,又建图书馆,倒是对科举有些贡献,互惠互利。因为这个,我家杨荆被钦点为秘书少监,我是高兴地很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