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命轮运转 > 第44章 工厂搬迁 韩氏难产(第2页)

第44章 工厂搬迁 韩氏难产(第2页)

杨依依道:“先生放心,我早给红姑打算着呢。现在她还小,又没有父母,先生也未成家,急急地赎了她作什么?奴籍虽不好,到底可以先罩着她。你那狠心的叔父和族人,没有人敢来寻她的麻烦。等她到嫁娶的年龄,我会放了她的身契,恢复她良民的身份。”

封长青寻思了一会儿,才点点头:“您说的也有些道理,先依着小姐的意思吧,希望杨七小姐说话算数。”

杨七道:“倒是先生,过了年就二十了吧,要是有合适的人,可以娶亲了。我说过,青龙坊四号的那个院子将来是要给先生的。先生要成家,现在就可以给你。”

封长青看她良久,才道:“这一年多,天天忙,哪有心思成亲。过几年,等印刷厂更稳定些,再说吧。”

杨依依这边算计的挺好。却不知,早有眼红的人盯上了杨家。

皇帝看着殿上几位御史在慷慨陈词,内容是杨家以慈善为名,实际上是在经商获利。中兴城一共就一百零九个坊,他们家办的生意几乎占了四个坊。四个坊内的百姓无故被驱逐,杨家是要做什么?

皇帝解释道:“图书馆的建立,是朕与皇后同意的。曲池坊的地还是皇后恩准免费提供的。那个坊因为偏僻,里面根本没修建什么房舍,有些流民与市井乞丐在那里临时搭了些棚子,不存在驱逐百姓之说。有图书馆,必要有书源,印刷厂也必须要建,以后还要扩大规模。”杨尚书擦了一把汗,英王点点头。

英王道:“陛下说的极是。图书馆就不是赚钱的生意。印刷厂虽赚点钱,但主要与图书馆相辅相成配套使用的。再说通善坊内建医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那是为了救人的。家母为了支持建医馆,不但撺掇着娘家借了钱,把以前的女子后勤队的人员都找来了。连晋王殿下,还借给医馆一大笔钱呢。建医馆就是往里扔钱。要不是陛下与娘娘支持,我都不愿意。”

一个御史冷笑道:“英王巧舌如簧啊,你那燕兴邸,明明赚的盆满钵满的,却只说建图书馆与医馆这样的事。”

英王把手一摊:“众位不是奏告我们杨家嘛,这燕兴邸可不是我杨家的生意。我就是个代管,是陛下恩准,晋王殿下的主管。旨在充盈国库,积蓄国力。顺便安置一些军中退下来的军士,给各地府兵赚下点军费。”

又有一个御史道:“还有通济坊的依依食品厂,每天两班倒,大车小车往外出货。这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

英王道:“依依食品厂也是向陛下皇后娘娘报备过了,厂里用的人都是轻伤退伍军士和军士遗孀、孤儿。通济坊的地皮还是娘娘用钱买的,娘娘把这地皮算入了一股呢。不过,皇后娘娘可不要分红,都拿出来救济伤残军士及家属呢。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发往军中了,改善军中的伙食,增强战斗力嘛。我是军人出身,知道将士们辛苦。只怕有些人,才是居心叵测,想从中做梗吧。”。

有个御史道:“图书馆我去过了,那些门房都外设窗口,内设门店,茶叶、茶具、乐器、扇子、年画、绣品、风筝、糕点、什么都卖,一楼更是图书、绘画、文具都售,还承接印刷业务,分明是经商营利。”

英王道:“对啊,建图书馆花这么多钱,什么时候能回本啊?运营图书馆不是为了赚钱,但也不能年年白往里赔啊,到时候赔不起了,岂不是要关门了。”

这伙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把皇帝都看乐了,他拍了一下桌子,道:“既然今日闹上了御前,少不得我就作主了。虽有不许官员经商一说,但国之所需,民之所需,总要有人去做。图书馆、通善医馆、依依食品厂都有皇后主管,杨依依打理,谁也不许把手伸进去。以前朕戎马半生,坐了这天下。为国厮杀的军士及家属,就是国之根,能为他们做事,朕都支持。现在天下天平,为民治病,为天下人好的事,就是国之本,朕全都支持。”

皇帝一句话,把皇后这尊大神往上一压,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都不敢再蹦跶了。杨依依听了英王的讲述,也乐了。倒是要借一借这股东风了,把四个坊的地皮全拿下来。落在老夫人,大姐姐手里的好办,两人都是无条件支持她的。李夫人那里也好说,只要利益够,可以合作。其他的人就让晋王以皇后的名义去办,要钱给钱,要房给房。

杨依依把想法跟英王一说,英王道:“小祖宗啊,你可真会打蛇顺杆上。都这么大盘子了,还要扩啊?”

杨依依道:“现在有皇上开口了,还用了皇后娘娘做了压山石,咱们底气多硬啊。这些地皮掌握在咱们手里,做事更方便。在中兴城,也就这四坊之地,我不敢再扩大了。等明年,手里积攒了钱,我要到洛阳建图书馆与印刷厂了。”

英王眉头一紧:“好好的,怎么就要到洛阳了。咱们家的根底可都在都城这边呢,洛阳那边可没有这么便利啊,谁帮你呢?”

杨依依道:“鸡蛋怎么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呢?洛阳是个好地方,晋王殿下可说了,他将来要去洛阳呢。”

英王道:“晋王去洛阳,关你什么事?你一个女子,能把中兴这几个生意管好了,就很不错了,不要跑那么远。”

杨依依道:“我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看明白的。晋王与太子争储位呢,现在双方势力持平,各有牵扯。但明年科举一开,主理人是晋王,他必会在举子中挑选一大批人才进入官场,太子在朝中的势力会受很大影响。如果晋王夺嫡成功,会不会迁都洛阳?我不确定,但是有这个可能,我们杨家不能远离政治中心。我先到洛阳立住脚,这对家族以后的发展有利。”

英王最听不得,对家族有利这四个字,马上就点头同意了。又狐疑地问:“这安排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晋王夺嫡成功的基础上。要是万一,晋王没成功呢?”

杨依依道:“晋王没成功,我就更要离都城远点了。父亲是晋王的拥护者,大伯父虽然嘴上说中立,也是希望军中当过同袍的晋王能登顶吧。太子又不是傻子,能不知道?他一登了位,对咱们家可没什么好脸色,四坊的生意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呢。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我要去洛阳,有晋王殿下的支持,应该没问题。”

英王听了这话,叹口气。杨依依道:“您道我为什么要建医馆,还要建个女子医馆。就是现在好大夫太少了,一个个又分散,人们看病难,伤亡率就高。女子比起男子来就更多灾多难,平白的还要多些生育之苦,没有好的医生,又被世俗所困,伤亡率就更高些。家里现有这么多女子,将来或许都能受益。”

英王笑道:“以咱家的情况,宫里自有太医,还用得着你这些民间的医馆?”

杨依依冷笑道:“那些太医,一个个胆小谨慎,明哲保身。诊个平安脉,治个风寒咳嗽,头痛脑热的,还算厉害。真有什么疑难杂症,都是不敢下手的。有些妇科病症,又说男女有别,都耽误了。我办的这妇幼医馆,却是连动刀、动针线的手术都能做呢。大伯父要支持我,有什么好大夫,只管往我这里介绍,男女都要。只要他们愿意来,待遇随他们提。”话说的差不多了,杨依依正准备告辞。

忽然有杨尚书府的管家求见,杨依依眉头一皱,让她进来。那管家面色紧张,行了礼,道:“七小姐,夫人让我来告诉您一声,家里的韩姨娘难产了。昨日发动,一天一夜了,孩子没下来。接生的孙婆子说,胎位不正,看见脚了,怕不好。”

杨依依愣了一下,才明白,她爹的那位小妾要生了,还遇上了难产。产婆已经黔驴技穷了,男大夫又不好入产房。陈氏才让管家告知她,想必是知道她要办妇幼医馆,手下有精通妇产科的女医。

杨依依对英王道:“快,找个人去纤秀坊三号院,告诉孙小宛,工部杨尚书府有妇人难产,让她带齐东西,再带几个得力的助手赶紧来。”

杨依依刚回到尚书府,她父母都着急地走过来。杨尚书脸上见汗,急问:“依依呀,听说你要办妇幼医馆,手里有中用的女医,快救救韩姨娘吧。”

陈氏道:“从知道她怀孕,我就好吃好喝地供着她。从没难为过一点,你父亲到还怪我不用心。这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阎王门前走一遭的,我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候,我不当家,吃的用的与平日无异,也没人优待,都没见他这么着急的。如今,你来了,我也放心了,能救就救,救人一命都是功德。”

杨尚书瞪了陈氏一眼,对杨依依道:“依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这肚子里好歹是你亲弟弟妹妹,可不能不管呢。”

正说着,孙小宛领着四个女孩,满头大汗地来了。杨依依让接生的孙婆子出来,把事情前后说个清楚。韩氏不懂医理,又是第一胎。只知道富养着,又不运动,胎儿过大,胎位又有些不正,自然难产了。这会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孙小宛听完了,抹了头上的汗,进产房,给韩氏检查了一番,又把了把脉。出来,给杨依依写了个纸条。杨依依一看:胎儿过大,胎位立生,偏胎儿的双臂张开卡住了。孕妇脱力,须剖腹生。杨依依马上把纸条给杨尚书看,催促:“父亲,速作决定。要动手术,开刀破腹。”

杨尚书大惊:“活人开腹,这不是要了韩氏的命吗?不行,这是两条人命啊。”

杨依依道:“手术成功,母子俱安。手术失败,也能救了孩子。要是不动手术,一尸两命。少啰嗦,时间紧迫,快点在这纸条上签字,写同意手术,后果自负。”

杨尚书道:“开了腹,大人还能活?从未听说过。”杨依依认真地点点头。

杨尚书没法子,哆哆嗦嗦在纸条上签了字。杨依依把纸条展示给孙小宛看,催她大胆施为。

孙小宛对四个助手一挥手,五个人进了产房。怕孙产婆害怕,让她赶紧出去,煎孙小宛带来的术后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