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在大汉建基建 > 第23章 少年 学堂(第1页)

第23章 少年 学堂(第1页)

腊月初一,那凛冽的寒风愈发张狂地肆虐起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在它那冰冷的气息之中。近日以来,那流民的数量竟如断崖般急剧减少。起初,每日都有数百人涌入县城,那场面之壮观,仿佛是大自然的伟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如今,每天却仅仅只有寥寥十来人,那冷清的景象与之前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县里的流民安排章程已日益完善,吏治清明,众人无需再事事亲力亲为,终于有了些许闲暇来安排其他更为重要的事务。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它标志着县里在治理流民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为县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洛县大族王氏,素来耕读传家,世代书香。如今的家主王朗,乃是真正的儒家读书人,是孟子一脉的坚定支持者。他心怀天下,以教化民众为己任,一直致力于推动县城的文化教育事业。张远上任县令以后的所作所为,王朗甚是满意,他看到了张远的决心和能力,也看到了县城的希望。于是,他积极响应张远的号召,广招流民屯田。刘伟、徐福、高顺三人,皆为人中豪杰,他们带领百人前去深山,耐心地劝说逃民下山,历经两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成功而归,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让人钦佩不已。在酒宴上,见三人少年意气,风华正茂,王朗心中暗自感慨,深知他们是可塑之才,未来必将为县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县令张远、刘伟、徐福三人静静地围坐在县衙,映照出他们专注而又略显疲惫的神情。刘伟缓缓开口道:“如今县里人口骤然增加了数万人,虽暂且生活无忧,可我们绝不能就此满足,停滞不前。依弟之见,开办学堂乃当务之急,可教少年读书识字,从中筛选出聪慧者送往私塾深造,其余普通人则合理分配至各行各业,以此来充实行业潜力,满足百姓日常生活之需。”

张远眼中也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坚定,率先说道:“贤弟所言极是,此乃造福后代之善举,兄定当全力协助,为县城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徐福却一脸无奈,他轻轻皱起眉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远兄且慢,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得谨慎行事,可派人去请王老先生前来商议,大家共同商讨章程,确保学堂的兴办能够顺利进行。”

张远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笑道:“徐贤弟思虑周全,不能盲目行事,必须要集思广益,才能让学堂办得更好。”

随即,张远叫来衙役,让他速速去请王朗前来府衙商议今后治学之事。王府离府衙不远,不一会儿,王朗便匆匆来到县衙。王朗年过半百,但他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王朗对着几人拱手道:“张大人,不知何事相招?如此匆忙,可是有什么紧急之事?”

张远便将刚才三人商议之事详细地告知王朗,四人围坐在一起,开始认真地商议起来。王朗听完,微微捋须,沉吟道:“建旗学堂,乃造福一方之大事,确需细细斟酌。依吾之见,学堂之宗旨,是教授少年人识字、学字,启蒙而已。师资方面,私塾学徒可以在钻研学问的同时,给这些少年启蒙,只是花费怕是不少。”

张远说道:“王先生,本县深知治学的重要性,也明白这是为了县城的长远发展,必须培养大量的读书人。现在开办学堂,教青少年百姓读书,其中聪慧者,可以前往王氏私塾,吃穿用度县中供给。”

刘伟接着说道:“王先生,希望您能加入,一起兴办学堂,给普通百姓一个启蒙的机会。您在教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您的经验和智慧对吾等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计划成功,县中出资扩大王氏私塾。”

徐福也说道:“王先生,你一直心系县城的文化发展,希望你能在这关键时刻,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先生为百姓开智,定当流芳百世。”

王朗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说道:“张县令如此信任老夫,某定当全力以赴。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学堂办得越来越好。”

张远捋须微笑道:“此乃大善之举,然招生之事亦不可马虎。需制定合理之招生标准,公平公正地选拔学子,能做学问者,由王先生让真正有才华人加入私塾,吃穿用度由县衙出,绝不让王先生费心。”随后,他们开始着手筹备各项事宜,分工明确,各展其长。

张远联系大族,让大族出钱粮,安排家族子弟前来读书,优秀者推荐进入王氏私塾。此事办到了大族的心坎里去了,连忙安排钱粮,子弟前往县城,对张远给自己等人换地方当亭长之事的怨念都少了许多。王朗之名在上洛县可是如雷贯耳,他们走了多少门路都没用,现在县令张远有办法,还不赶紧支持。

王朗则联系自己的门徒,他深知这些人对经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的加入将为学堂的经学教学带来极大的助力。他耐心地与门徒们沟通,讲述学堂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仿佛看到了学堂未来的辉煌,心中充满了动力。

刘伟负责筹备教学所需的毛笔、布帛等物资,寻找合适的地方。他深知教学物资的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同时,他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地方作为学堂的校址,他希望能为学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他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只为了让学堂能够早日建成。

徐庶则负责招收青少年进入学堂。他深知招收优秀的学子是学堂发展的关键,他深入民间,走访各个村庄和家庭,寻找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青少年。他耐心地与他们及其家长沟通,讲述学堂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心中也充满了责任感。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一个个家长的心,让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堂学习。

原前县令被罢官,其在任时建立的一座私宅被选作学堂地点,取名“少年”。这座私宅虽然有些陈旧,但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却别有一番韵味,作为学堂的校址倒也合适。它仿佛是一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宝藏,等待着学子们去挖掘和探索。

五天后,在四人的共同努力下,少年学堂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此前在县学里,王朗召集王氏私塾的学子前来主持低等教学任务。这些学子们个个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为学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看天色尚早,王朗便给学子们上了一节早课。他学识渊博,讲解经学时深入浅出,仿佛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带领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他的讲解生动有趣,让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一旁旁听的刘伟和徐庶也被激发了对经学的浓厚兴趣,他们仿佛是两个求知若渴的孩子,紧紧地跟在王朗身后,请教学问。王朗喜爱二人聪慧,有问必答,三人时常一起探讨经学的奥秘,气氛十分融洽。徐福的变化是最大的,他本是游侠,粗豪不羁,和好友石韬一起读过书,但苦于没有名师指导,一直不得其法。现在有王朗教学,有问必答,他仿佛是一块干涸的土地,被知识的甘霖滋润着,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在其身上悄然流淌。

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学子们个个聪慧伶俐,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学堂的大门。学堂内,书声琅琅,气氛热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学子们就像是一群稚嫩的幼苗,在知识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刘伟还将后世的水写之法告知王朗,他兴奋地说道:“王先生,此乃用清水在深色木材上写字,字迹可现,待字迹干后,又可重新书写,如此一来,节省了大量纸墨,实为一大创新之举。伟佩服先生高义,愿献给先生。”王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连连称赞道:“伟,果然聪慧,此法治学,实乃妙法,吾定当在学堂中推广使用。”

然而,治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的百姓对学堂的兴办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少年们应该专注于农耕,现在正是开荒的好时候,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学问上。他们的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对学堂的兴办构成了一定的阻力。

面对这些反对声,张远严肃地说道:“诸位,治学乃是为了让百姓有更好的未来,只有通过学问的提升,我们才能摆脱世代为农的命运。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学堂办下去!”

刘伟也坚定地说道:“不错,我们不能被这些守旧的思想所束缚,我们要为了我们的县城,为了我们的百姓,努力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徐福则温和地说道:“大家莫要着急,我们可以慢慢向大家解释治学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初衷。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学问的提升,我们才能让我们的县城更加繁荣昌盛。”

于是,他们亲自带人去挨家挨户谈心,向百姓们宣传治学的重要性。他们耐心地倾听百姓们的担忧和疑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治学的意义和价值。在谈心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淳朴和善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经过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理解和支持学堂的兴办,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堂学习。

刘伟找到高顺建议安排兵卒轮换学习,最起码要识字。在安排兵卒前去永乐镇孙淼处学习简单的医理和草药辨别。“狩猎”已经初见成效,进山训练也不怕一些轻微伤势,还能采摘一些草药回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兵卒的素质,也可以为县城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等忙完这些琐事,已到腊月二十六,按照惯例,要给众人放假,让他们回家忙碌过年事宜。辛苦忙碌半年,也是该休息、放松一下了。

等到这时,刘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徐庶还借住在张府,自己独自一人无所谓,可徐庶有高堂尚在,怎可借住在张府。心中有些愧疚。他找到张远,说出自己的担忧。张远哈哈大笑道:“贤弟以为为兄是那种碌碌无为之人,兄早已安排妥当,这腊月不搬家,就在兄这里过年吧,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一旁的徐庶也是早已知晓此事,他一脸尴尬地看着着急而来的刘伟,心中满是无奈与歉意。三人相视一笑,心中的那份情谊更加深厚了。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热闹而温馨的年,也为来年的工作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