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两两正交的向量组什么意思 > 132014第一章互补(第1页)

132014第一章互补(第1页)

这一年的春节,是两人自认识以来第一次长时间分开。

蒋俞没有什么意外在家陪父母,林雁先在国内帮付小姐处理了些事,春节前和她小姑一起出国了,说是春节后直接和付小姐在法国会和。

咨询的同事们之前给蒋俞普及了一些常识。每年春节都是皇上消失最久的时间。顾问的假期和自己项目进度相关,只要手上的项目交付、账款都结清、达到财年预算要求,一年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所以,每年春节前后,林雁的请假时间够小一个月。从美国回来的蒋俞,虽然是熟悉国外年假制度的,但国内打工人,敢于一下子休假一个月的,蒋俞也是初次领教。

让蒋俞内心打鼓的还有一件事。林雁和小姑出国前,约了一次东方君悦大酒店吃饭,林雁说要带蒋俞一起。虽说是小姑好久没见林雁了,正好那天中午在君悦见朋友,就约了林雁一个工作午餐。但蒋俞心里知道,这是林雁正式介绍她给小姑。

听林雁说起过,小姑是一家欧洲银行的中国区高管,平时世界各地的飞。小姑很厉害,北大毕业就进了世界行工作,做到一定位置功成身退,被一家不错的外企挖角,后来加入现在的银行,一路高歌猛进,是该行最年轻的中国区高管。

林雁是有点怕小姑的,小时候多半是小姑照看她的起居以及学业。小姑从小是学霸,是“别人家孩子”的人设。林雁就不一样了,学课本知识永远比别人慢,也不算是团体里爱说话的那个,因为个子高、练跳高的体育优势,高考被北大收去了,这和学霸小姑高考状元进北大,可是天壤之别,林雁那时候,保证学的专业不挂科,就已经快要了她的命了。

大学快毕业时,小姑带林雁去了一次欧洲,林雁发现自己对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兴趣更浓厚一些,在欧洲的博物馆,林雁一待就是一天,往往是小姑处理完当地事务,再来博物馆接她,她还在盯着一副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画一脸痴迷。所以大四时,林雁换专业,报考社会学的研究生,主修西方社会学史。林雁换专业之后,好像和小姑有了更多的话题,人也活波了些。

林雁做咨询貌似是小姑的意思,之前林雁做猎头,小姑虽然没有明说,但林雁还是感觉出了小姑的排斥,大概是觉得猎头技术含量低,且也没有扎实的社会价值输出,一次小姑和林雁聊天,说她干的是“人头买卖”,林雁才下定决心换职业的。

了解林雁的这些过往,蒋俞觉得林雁虽然从小生活在北京,也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并不像她一样随性洒脱,任性尝试所有自己想做的事。

林雁心里似乎总挂着一把界尺,教育她要出类拔萃。这种警戒,和蒋俞从小被教育要优秀异曲同工,但蒋俞的优秀没有范本,是靠她自己孤身闯荡、误打误撞出来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林雁的优秀却有个高不可攀的标杆,她的每一个行为都要被标杆校准,标杆的高度决定了林雁努力的方向。蒋俞大概明白了林雁做事为什么总是稳重审慎。

和小姑的那次饭局,蒋俞见识了,犀利冷静的外企金领行事作风。小姑没有太多的寒暄,甚至没有对蒋俞的到来表示特别的欢迎或者好奇,席间只是略询问了下蒋俞目前的项目状况,然后嘱咐俩人工作上多商量,取长补短,又问了问林雁,年前猎头公司那边还有没有什么事。正当蒋俞在思忖她俩的“长短”各是什么的时候,小姑说自己还有事,就不陪了,让林雁陪好蒋俞,约好出发那天在机场碰面。从头到尾,小姑都没提到林雁的母亲,更没提,春节一家人有什么安排。像是交办下属工作的一位老板,好高的效率!

蒋俞突然领悟了小姑说的“取长补短”是什么意思。小姑不一定了解她,但是小姑太了解林雁了,林雁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低。

林雁做事的标准,像是跳高标尺的刻度,要一厘米一厘米的往上升高,一蹴而就的飞跃会让她极不适应。林雁从事的猎头工作,是靠细碎的个人渗透,一点点相互认识、信息交换、产生信任,然后候选人才会有意愿实际尝试。因为是关乎个人职业生涯的大事,林雁会很细致的为候选人分析市场利弊、举出个案实例,候选人去或者不去,这单成或者不成,林雁最后都能和候选人成为事业上的朋友,私下还会有些工作外的联系。有赖于林雁对西方社会史的专业了解,为朋友介绍个不错的小众旅行去处、带点特别的海外定制礼品,还是很容易的。

蒋俞问过林雁,家里有一组收纳柜,里面是各类小包装盒,从万宝龙的钢笔、到fendi的名片夹,都是很精致的小礼物,每次林雁出门回来,行李箱都会装些这类小物品,是要送人的么?送谁呢?后来蒋俞才知道,林雁会根据这些熟人的喜好和性格,在特定的日子挑些小礼物送给对方,也不为功利,即使没什么合作,该维护的林雁都会关注到。

所以猎头工作,其实是林雁的舒适区。

反观林雁的咨询工作,好像就没有她做猎头那么得心应手。转行也四五年了,林雁把自己真做成了专业大顾问。公司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则,但凡是矫情专业方法论、或者爱听说教的企业客户,派林雁去绝对能搞定。先不说林雁在循循善诱这方面确实有耐心,就那身穿上职业西装笔挺帅气的样子,就甩了其他顾问几条街。公司有大项目竞标的时候,派林雁去绝对压得住场子。

但是蒋俞知道,站在大屏幕前侃侃呈现的林顾问,私下在家里有多煎熬。林雁很能熬夜,每次竞标前,标书里的每句措辞、每个方法论引用、每项具体实例,她都会反复核对,逻辑框架图画了一个又一个,直到说服自己、再无能被挑战到的点,才算罢休。

早期蒋俞刚进入咨询行业的时候,林雁是很看不惯蒋俞见招拆招的行为的,用她的话说:就是准备不充分,应付客户。蒋俞转行到管理咨询之前,做项目管理,要应付的棘手问题更多。蒋俞知道在一个项目实际运转中,会有多少unexpected的情况发生,没有项目是可以完全按照标书计划完成的,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要有处变不惊、高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魄力。

小姑的意思,就是林雁欠缺这方面的能力。是不是能力短板先不说,林雁自己会主动逃避面对这类情境。因为一个人的长板足够长的时候,就不会想要弥补短板。林雁在众人面前树立的专家形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姑这个高标杆的优秀标准,于是林雁会越来越仰仗这个优势,即使连轴熬夜、准备呈现资料时焦虑不堪,即使在客户宴席上、应对各类问询时局促不安,林雁的专家人设似乎已经钉死。

小姑说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蒋俞希望,这些问题都不会困扰林雁。因为林雁有她,她在努力补足林雁缺失的短板,向着林雁的方向追赶。总有一天,她也可以是林雁坚强的后盾。

林雁可以不必改变任何属于她的特质,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星空最璀璨的光芒,蒋俞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悸动。

这些,是蒋俞在第一次长时间与林雁分离的那一个月里想明白的。这个春节冷清的家庭氛围(蒋家父母今年没有安排任何亲戚聚会),似乎让蒋俞的脑子清醒了很多。

春节假期还未结束,蒋俞接到合伙人的追命call。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