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过了一名亲兵手中的长枪,在手里颠了颠,冷声喝道:“随本都督冲过去杀敌!!”
这一百多号人又杀了回去,在不远处,与分成两翼阵型的大队汇合,稍作调整,随即又分成两只翅膀,朝着两翼分别杀了过去。
一边冲击,一边喊着降者不杀,蓝玉虽然恼火,但并未失去理智,知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这个典故,所以首先要以瓦解蒙古人的战斗意志为主。
话说大明初期,对待蒙元残部,皇帝朱元璋的政策真的很不错,除了例行的追击,让蒙古人无法休养生息太久之外,对于大部分的蒙古部落还是以优抚为主。
比如纳哈出和坝基父子二人,当初在大明还没有立国的时候,就被朱元璋俘虏过,但只是温言劝降,纳哈出不降,最后还给了银子,送他们回自己的部落,希望能用恩情打动他们,两族不再有刀兵之灾。
而蒙古屡次寇边,每战必败,但是打仗归打仗,打过仗之后,阵亡的也就算了,如果大明有所俘获,基本上也就是先劝迁内地,不行则放回其原部落,不再追究。
特别是大明立国之后,此弊端更是盛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泱泱大国的气度一般。
就这种行为,养成了蒙古部落经常xìng的sāo扰边境,特别每到夏秋季节,一直延续从宋到如今的打草谷行动。
并且形成了一个恶xìng循环,所谓的有空就过来抢、抢了就跑、跑不了就打、打不过就降、降了之后被放回、被放回了之后明年还有空就来抢。
就这样年复一年,蒙古人几乎形成了一种惯xìng维。
而如今,漫天的白烟刚刚散去,人还好说一点,吃了亏知道闭着眼睛,屏息闭嘴就可以了。
但是战马可不行,圆圆大大的眼睛,成了战马最大的弱点,生石灰刺激了马眼流出眼泪,混合了生石灰之后,成了眼睛的克星。
如今一万二千左右的蒙古骑兵,倒是有七成以上的战马在原地打转,不安的嘶鸣,最终导致不能骑乘。
没有了马匹的蒙古骑兵,肯定连大明的步卒都比不上,更不要说蓝玉麾下那如狼似虎的骑兵。在一片鬼哭狼嚎中,散乱的蒙古营地被蓝玉麾下的骑兵来回践踏了两次,没有主将的指挥,失去了战马的凭借,当这群心慌意乱的蒙古兵听到“降者不杀”的呼喊后。
很干干脆脆的就抛下了手中的弯刀,他们虽然是坝基的属下,但更是部落中的勇士,就算是被俘,只要回到部落,照样会有人吸纳他们,比如二王子查罕。
抱着这样的想,只要有人率先开了头,那么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一片刀枪落地的声音,蒙古兵业务十分熟练的跪在地上,高举着双手,示意自己不会反抗,等待着大明官兵过来接收。
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反抗到底的,哪里及得上蓝玉麾下骑兵的速度,所到之处,不是血流遍地,就是跪倒一地。
马儿盲着双眼,散落在怀柔的周边,漫无目的的转悠着,眼睛的疼痛不时让他们发出绝望的嘶叫。
而人,这些前来掠夺的蒙古人,却像平常他们放牧的牛羊一般,被大明将士驱赶着,慢慢的汇集在一起,看着样子,竟然有近一成的蒙古兵,两眼都流着血水,眼看就要永久的变成了盲人。
还有一部分,被受惊的马匹摔断了手脚,他们和瞎了的人相互搀扶着,被大明将士驱赶到怀柔南门的一片空地上。
蓝玉站在一片硝烟的猩红的血海中,双眼瞪得溜圆,完全没有了以往的儒雅风度,此刻蓝保正好过来请示他怎么处理这些战俘,蓝玉眼前不由想起自己姐夫常遇chūn之前的威风,他一向以有这么个哥哥为荣,做事也刻意模仿着常遇chūn。
心里一动,难得一个自己做主的机会,毫不犹豫的说道:“留着这些鞑子也是浪费粮食,杀了。”
蓝保倒吸了一口凉气,全部杀了,偷着瞄了一眼被驱赶到一起的蒙古兵,大约有六七千人的样子,这可不是六七千只猪羊啊!!
他不知道自己跟随了多年的大都督哪里来的邪气,就算是刚才遇险,那是战场上经常遇到的情况,打了这么多场仗,遇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大都督为什么这次却像是十分痛恨一般。
蓝保这样想,却也不敢违逆蓝玉的意,蒙古人虽然降了,但是要把他们逼到绝上,也是不好收拾,就算是残兵败将,也至少两倍于自己的人数啊。
不顾的杀俘不祥的传统,也不顾的皇上和大将军的军令,在蓝保眼里,蓝玉的话就是天,既然大都督说了,那就去坚决的执行。
随后,以聚众不妥的缘由,蓝保传都督命令,吩咐将蒙古降卒分批次带到不同的地方,每处不得超过五百人。这本来也算是军中的惯例,将降卒聚在一起,也不好管理,所以大家都照着做去了。
但是蓝保却带着亲兵卫队,准备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开始杀起,坚决执行大都督的将令。这不,刚从城北开始杀起,庞煌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希望大家多支持,推荐和收藏本书,害虫一定会好好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