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臣权的娇软美人 > 201 两封奏折(第1页)

201 两封奏折(第1页)

“皇上所要的无非是一个结果,至于过程,对于皇上不是很重要!”

刘伯温淡然的说道,随着他下笔如飞,一篇神话故事慢慢的就呈现在庞煌的面前。

“是rì,北方红光大作,并伴雷鸣风啸,臣钦差巡抚庞煌、密云卫指挥使平安和北平都司指挥使佥事蓝玉,正于北口城商议军情,见此异象,遂诧之,要出关查查,又恐乃蒙元诱敌之计,后由密云卫指挥使平安亲守关隘,臣钦差巡抚庞煌与北平都司指挥使佥事蓝玉率铁骑千五出关。”

“酉时,军行至承德附近,突见天际祥云凝聚成佛,又见演变为赤龙之身,诸多幻象千变万化,正值众军陷入痴迷之时,赤龙巨口所指之处,于臣身前凝聚成弥勒佛祖神像,将一锦盒交付,并曰:尔乃天子娇,特托付将此物交于赤龙,尔等福泽不厚,万万不可打开。”

“弥勒佛祖消散,众军方从痴迷中觉醒,臣问询左右,皆言未见佛祖,好像都失去记忆,臣不解其意,更不敢擅专,乞求觐见,往陛下允之。”

不愧为神棍出身,写出来的一个由庞煌好似亲身经历的一个神话故事,刘伯温深知皇帝的起家根本。

弥勒佛祖现身,让红巾军出身的明教教徒朱元璋,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满篇奏折几千字,但是没有一句肯定的话。都留着余地,好让皇帝好好的发挥。

政治嗅觉较为敏锐的刘伯温。他知道该写一个什么样子的故事,让皇帝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改编。好更加符合君王的利益所在。

庞煌看也看不懂,只是猜测到,赤龙应该和朱元璋有关,所谓的赤,无非映shè着“朱”姓,正是近朱者赤的基本含义。

庞煌不敢在刘伯温这里长久的呆下去,拿着刘伯温所书写的奏章,马上又回到了公主府,在公主府内。经奏疏抄写了一份,抄写是因为刘伯温的字迹太过明显,朱元璋肯定能认出来,而在抄写的过程中,庞煌又省略了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刘伯温以弥勒佛的口,道称自己为赤龙童子,想趁机帮庞煌捞一些政治资本。

但是庞煌看着实在是有些肉麻,而且政治的意味太浓。反而失去了其的真实xìng,容易被人质疑,所以才省略过去的。之后,连同自己先前所写的一份奏折。命令属下亲卫四人,乘坐飞舟,星夜赶往京师呈送。

而刘伯温所写的“红光大作。并伴雷鸣风啸”这些异象,庞煌早在返回北平之前。在北口城连同蓝玉等人已经做足了工作,在火药和一些炼丹的副产品的帮助下。造成那种异象并不难,而庞煌和蓝玉带兵出关到承德也的确有这回事,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庞煌在承德失踪了有半个时辰,回来之后就手里拿着锦盒,并向部分人表明了来源。

为的,就是造成这个真实感,还有小面积的轰动。

第二天,庞煌的两封奏折就被吧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此时早朝刚散,朱元璋本想歇息一下,却没有想到有驸马都尉的奏折直达御前,而且一来就是两封。

打开第一个,洋洋数千字看完之后,朱元璋简单的将其浓缩为四个字,那就是“天降祥瑞”。配合着其中所含暗示,那应该是天大的祥瑞,再联想秦王朱樉那次看似成功,其实并未达到目的的功劳,朱元璋已经猜出了锦盒中所装的是什么物事。

这样出现,要比原先计划中出现的要好的多,天降祥瑞,天赐传国玉玺,那正可以说明了大明的正统,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自家女婿办事,果然甚得心意,朱元璋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那份奏折上批了一个“允”字,刚想让人送到中书省,却想起了还有一封奏折。

不由奇怪的想,什么事情,一封奏折上还说不明白,非要写两封奏折呢?于是拿起来打开看,看着看着,脸上就露出一种奇怪的神情。

奏折的标题上赫然写着:“臣驸马都尉庞煌奉旨钦差巡抚弹劾北平布政司布政使刘忠疏”!

光是这个标题就够震撼的了,钦差弹劾封疆大吏,放到朝堂之上,肯定会引起一成轩然大波,这种弹劾一旦公开,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想到这个问题,朱元璋不由皱起了眉头,在庞煌奉旨巡抚北方之前,自己的召见已经充满了jǐng告的意味,不想庞煌参与到朝堂上的争斗之中来,但是为什么在献上祥瑞时,而要弹劾刘忠呢?

这个庞煌难道心里不明白,自己不让他和胡惟庸起正面冲突是有原因的吗?

保护庞煌是其中一个目的,胡惟庸经过五六年的经营,现在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由于丞相的影响力,在历朝各代都很大,自己身为皇帝,虽然十分在意丞相的权力太大,但是要对付胡惟庸,也要一步一步的削弱其的权力,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采取极端手段。

而庞煌弹劾刘忠,就等于和胡惟庸直接对着干了,值得吗?

难道庞煌是得到了传国玉玺,以呈献祥瑞的功劳,有恃无恐的开始以功生骄,目空一切了吗?

经过这么几年的观察,驸马都尉应该不是那样冲动的人啊。

朱元璋陷入了沉之中,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这份奏折是要暂时留中不发,还是直接送到中书省看看胡惟庸等中书省官员的反应呢?

当了十余年皇帝的朱元璋,罕见的有些犹豫起来,心里一动,不由想起了一个关键的事情来,这个传国玉玺怎么会落到庞煌手里呢?

这里面有古怪,毛骧的部分安排。是朱元璋授意的,包括将这个功劳让给自己的儿子朱樉。那也是得到朱元璋的首肯,毛骧才敢如此去做。

但是不知道出了什么意外。朱樉只是往京师中送来了那个没有一点用的权太后,送来一个心丧若死的女人,而传国玉玺却是没有一点动静,按照毛骧的解释,那就是也先帖木儿背弃了当初的约定,携带传国玉玺和那个只有四岁的小皇帝跑到云南了。

但是怎么会出现在驸马都尉庞煌手里,难道他和云南的蒙古人也有一定程度的勾结吗?想到这个问题,朱元璋的脸sè渐渐的冷了下来,庞煌在奏折里面却是一点点也没有解释这个问题。换成谁都会有所怀疑。

朱元璋希望能给自己收复云南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以堵住朝中说自己穷兵黩武大臣的嘴,只要云南出现一个蒙元皇帝,无论这个皇帝才多大一点,都没有人会再说征伐云南不对了。

而且到时候只要传国玉玺在手,证明了自己的正统,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都不会允许有另外一个皇帝的出现。

一直反对自己南征、北伐的大臣,肯定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传国玉玺不在自己手上。才阻止自己出兵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国力因素。这是朱元璋的主观臆断,是很难改变的,这可能是由于朱元璋的出身贫寒所注定。

朱樉没有能将传国玉玺带回来。所以让朱元璋很不高兴,甚至连权太后被擒拿至京师,他都没有太大的反应。邸报中自然也不敢多说,这也就是庞煌看不到邸报中任何消息的最大原因了。

现在已经失去踪迹的传国玉玺突然出现在庞煌手里。怎么能让朱元璋不怀疑呢,不过怀疑只是持续了一会儿。朱元璋的脸sè就缓和过来,他并不是一个很偏执的皇帝,至少现在还不是,既然庞煌将传国玉玺以一个自己满意的形式准备送过来,就表示了没有什么别样的心。

多是为了抢功劳而已,而皇帝对于抢功劳一说,从来就不是太在意,只要抢了,才说明在意功劳,只要一个人还在意功劳,那就是可以为自己所用,何况这个抢功劳的人,是自己的女婿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