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东西,虽然大部分时候看实力,但是有时候运气也很关键。她高考的时候,数学有许多题都押对了,这就叫运气。当年那么多成绩比她好的同学问她“你怎么就考了这么多分呢?”,大抵那震惊的心情和这孩子差不多。
但那些同学好歹还有竞争关系,这孩子迷茫和什么劲啊。
李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迷茫什么,他还没想明白,所以只是傻乎乎地点了点头。
“哦,运气啊。”
顾卿好想对天翻个白眼。她先说的重点明明是“学问好”,为什么这孩子自动只听到后面那句“运气也好”!
李锐听得这家人说第一名的状元是齐邵,心中也快慰。
他拿着齐邵那信已经有一阵子了,虽然不明白齐邵为什么说除非他中了状元,否则这信不要给他叔叔,但好友能得状元,他自然是从内心里为他欣喜。
他这好友果然是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次的榜眼是国子监监生,通州学子陈修;探花是刑部尚书之子赵聃。”那家人听李铭问到其他两人,回答道:“听说赵公子还被点了探花郎,明日要在京中各名园里采花,进宫送与探花宴上的。”
他们家虽然是御赐的宅子,可是府里却没有什么有名的园子,京中有园子的各家,基本都是自家修建的宅子。顾卿等人也对探花宴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对李钧能得个什么官位十分好奇。
李钊听着顾卿和堂兄堂弟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大哥去什么官衙任职比较好,忍不住冒出一句:
“我大哥要是外放为官了,谁来教我读书?”
他这话一出,整个房间里的人都对他注视了过来。
和李钧关系最好的李铭忍不住冷声道:
“你兄长此次得了二甲传胪,最差也是个从七品的官儿,以后前程只会更好。若是他真要外放为官,难不成在你读出来之前都不要前程了不成?”
“铭儿,休要胡言!钊哥儿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只能依仗兄长,他若走了,你叫他一个人在我们府里,自然是要担心。叫你去个陌生地方,你哥哥又走了,你不多问问?”
顾卿板着脸训了李铭一句。
李铭有些不甘心地扭过头去。
奶奶这是给李钊面子。谁都听得出来李钊根本就不是担心疑虑的样子!
李钊咬了咬唇,又冒出一句来。
“等他回来,我要和他说,不许他外放为官。”
这下子,连顾卿也无言了。
☆、第114章 前路有灯
顾卿见过许多熊孩子;这种自我中心型的,她也接触过不少。
在医院里得了绝症的孩子;有时候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乖巧伶俐听话到你看见他的背影都会抽泣的那种;还有一种就是缺乏安全感总觉得所有东西都会没有然而极度自我中心的那种。
顾卿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但是他的这种观念如果一直不改;只会变得越来越讨人嫌,到最后没有人能接受的地步。
他现在还小,还能原谅,大了以后;这种自我中心的偏执是改不过来的。
所以顾卿马上板下了脸,“李钊,你为何觉得你哥哥一定会听你的?”
李锐和李铭互视一眼;激动的双手握拳。
来了来了,奶奶之怒!!!
“我在家里时,他什么都听我的啊……”李钊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娘说了,姨娘是我们家的奴婢,她生的儿子就是我们家的奴才,我们家的奴才,就是我的奴才,主子要奴才做什么不是天经地义吗?”
此话一说,李锐和李铭心里也觉得他说的话没错。应该说,这是世人最正常的观点。嫡母宽厚的人家,妾室和庶子过的可能好一点,但大部分人家,主母都是压着妾室的,更别说妾室还有个没有抱到主屋的儿子。
若不把他当奴婢和奴才看,说不定就真的爬到主母头上去了。
顾卿不想和这孩子说什么“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或者“奴才也是人”这样的虚话。这里是古代,不是她生活的现代,巨大的鸿沟就如同天堑一般提醒自己,这就是你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所有人的想法,你才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