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瓷王尊 > 第六卷 砥柱中流 第二二二章 敲竹杠之殉葬真人瓷俑(第2页)

第六卷 砥柱中流 第二二二章 敲竹杠之殉葬真人瓷俑(第2页)

老孟和王二大眼瞪小眼,望着林沐风远去的背影,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的国丧在即,真人瓷俑的烧制必须要赶在明日傍晚前烧制出来。果然不出林沐风所料,他走后没有多久,足足有100多位京城的大臣和贵族拿着自己的画像来到窑上定制瓷俑。听说开价千两银子一个,众人尽管肉疼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就在南京城中大明朝廷上下为朱元璋的丧事而忙碌的时候,南京城东北数十里处的栖霞山中,茂密的森林中不知在何时已经潜伏进了一支足足有上万人的兵马。从东边的龙山,一直到西部的虎山,绵延不绝地深山中弥漫着腾腾的杀气。这支不像是官军地兵马从何而来?当地百姓慌乱不已。可惜,山民被死死控制住。这一消息并没有泄露出去。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到了明初,栖霞寺更是进行了扩建。成为驰名江南的大庙堂。

栖霞寺此刻已经被上千名黑衣服饰手持钢刀的军士占领。朱榑面色兴奋地在几个侍卫地护卫中奔向寺门,看守寺门地军士冷哼一声。“止步!”

朱榑地侍卫怒道:“放肆,这是齐王殿下,还不赶紧让开!”

军士手中的钢刀晃闪了一下,面上波澜不惊,不为所动,淡淡道。“这又如何?”

寺门咯吱咯吱地开了,几个清秀地少年簇拥着一个面带黑纱的白衣文士缓缓走了出来。朱榑面色一沉,冷声道:“阁下,你莫不要忘记了跟本王的合作。你要知道,是本王资助了尔等大批的银子和装备,否则,尔等何以成军?”

蒙面文士淡淡一笑。“王爷安好。在下丝毫没有忘记与王爷的合作。王爷放心,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我等即刻冲进南京城去,协助王爷登上大宝。不过,我想要提醒王爷地是,虽然卫军远离京城。但京城之外的神机营却有3万骁勇善战的骑兵,单凭我等的力量,怕是不足以成事。”

朱榑阴森森地一笑,“你有所不知。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燕王朱棣此刻定然已经带兵从北平启程了,要打着进京赴丧的旗号图谋不轨。如此一来,我那侄儿定然会派林沐风率神机营骑兵去‘欢迎’燕王的人马,到那个时候,京城空虚,我等趁虚而入。一鼓作气拿下京城。只要本王将朱允炆取而代之,本王就下诏号令天下。江山在握了。”

蒙面文士心中一惊,忍不住深深地望了朱榑一眼,半晌才低低道:“王爷谋划之深,在下深感佩服。既然如此,就请王爷进寺中小住安心等待吧。来人,服侍王爷进寺中安歇。”

朱榑点了点头,进寺而去。

寺门缓缓关上,寺外一棵百年老松上纵身跃下一个黑衣青年来,向着蒙面文士躬身一礼,也不做声。

“你进京一趟吧,按照我的吩咐,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暴露身份。”蒙面文士摆了摆手。

“你难道还信不过那人吗?小地觉得,他说的对,单凭我们这些人根本不足以与大明朝廷相抗,既然他已经答应了——何必要……”黑衣青年犹豫了一下,上前小声道。

“去吧,不是我不相信他。而是,我必须要有完全之计。记住,将我的信带给他,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主张。”蒙面文士声音变得冷厉起来,黑衣青年不敢再多言,纵身飞跃而去,身形转瞬间消失在深山峻岭之中。

……

恐怕就算是林沐风也没有想到,朱元璋驾崩才不过区区一天的时间,这一消息就传到了北平燕王府。不仅是如此,朱元璋死后京城里的所有“动态”,包括朱榑地突然神秘失踪等,朱棣都一清二楚。后来林沐风才知道,这是一种飞鸽传书的通讯联络方式。

“道衍先生,如今父皇驾崩,我们该如何为之?”朱棣沉声道。

姚广孝双目中投射出狂热的光芒,他非常地痛恨朱元璋,朱元璋的死讯让他感到很痛快,如果不是顾及到朱棣的感受,他早就放声大笑起来。他定了定神,低低道:“王爷,臣以为,王爷可以上书请求进京为先皇发丧,如果朱允炆拒绝王爷进京,那么,王爷就可以借机起兵,只要大兵至京城,王爷就可以控制住京城的局面,继而发动群臣取朱允炆而代之。”

朱棣缓缓点头,“先生所言甚是。本王已经传书京城了,不管他愿不愿意,本王都要动身赶赴京城,为父皇发丧,这是为人子者基本的孝道,谁敢阻拦本王?不过,本王担心的是,与本王怀有同等意图的不仅仅是本王——对了,道衍先生,派人严加注意各地藩王的动静。”

“臣知道了。不知王爷何时动身赶往京城?”

朱棣冷冷一笑,“本王带甲十万,即刻启程。道衍先生,你与本王世子率军20万镇守北平,只待本王号令一发,尔等起兵南上攻入京城。本王对这皇位,志在必得,先生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得有半点差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