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等一个人咖啡店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谁跟谁坐在一起,其实早就在问题形成之前就已经注定好了不是吗?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所有的答案都在问题形成前,就已经清楚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等一个人咖啡》九把刀再显“功夫”
“等一個人咖啡店”的视线,“多种调法的咖啡”的视线延长线,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咖啡哲学爱情画卷,翻开《等一个人咖啡》第一页,就已经进入你的眼帘!
内容梗概
这部青春爱情小说用超级生动幽默的笔触,以“等一个人咖啡店”为视线,以“多种调法的咖啡”为视线延长线,勾勒出一幅催人泪下,意味深长,回味无尽,波澜壮阔的咖啡哲学爱情的画卷。
该小说的开始从“等一个人咖啡店”说起。等一个人咖啡店里人来人往,不同味道的咖啡正在被不同的人品味着,小小的咖啡杯里咖啡的光晕折射出每一个人不一样的爱情和人生,他们渴望爱与被爱,在谈笑风生中等待着自己心仪的那一个人。小说的主人公李思萤上小学时因上课小便失禁被嗤笑的抬不起头。直到有一天突然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不再被人讥笑了,她才步入正常人的生活。现在李思萤上高三了,在等一个人咖啡店打工。她心思敏捷,在细致地观察着来咖啡店喝咖啡的每一个人, 她先是被已有女友的翩翩君子交通大学大学生杨泽于的仪表堂堂和绅士风度所深深的吸引,杨泽于属于与女友喝咖啡只点“拿铁咖啡”,而自己独饮就点“肯亚咖啡”的那种,由此带有神秘咖啡喝法的杨泽于因此给李思萤播下了“暗恋”的种子。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阿拓”的人出现在等一个人咖啡店。阿拓是一个懦弱,经常被别人嘲笑的人,一个不喜欢喝咖啡的人。关于他的一桩“重大丑事”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也因此使他整天萎缩生活。李思萤开始也认为阿拓只是杯“白开水”,后来出于同情给予阿拓鼓励,让他重新生活在阳光里。于是,深陷暗恋痛楚的李思萤在纯粹的友谊里与阿拓交往渐多。渐渐地喜欢上李思萤的阿拓在认真地倾听李思萤的痛苦,并鼓励她勇敢地追求杨泽于。为了使李思萤快乐,阿拓带着李思萤去见很多身怀绝技的“江湖浪人”的搞笑奇怪表演,李思萤的愁苦被稀释,但仍然一心想着她的杨泽于,只认为和阿拓的交往是出于伟大的友谊。阿拓要远行非洲了,在他临行的那一天,看到自己喜欢的杨思萤终于开心地和杨泽于拉起了手,他也幸福的笑着离开了家乡。埋怨阿拓没有辞别的李思萤后来得知自己不再被嘲笑的原因是因为阿拓曾经狠狠地教训了传播自己丑事的散播者,她的眼泪像小溪流淌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拯救阿拓以前早已被阿拓所拯救,阿拓才是她要等的那一个人!于是关于李思萤和阿拓的爱情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书以超级生动幽默的笔触,纤细深刻地诠释着生命与爱情;巧妙的故事情节构思,幽默精辟简练的语言将众多出场人物中的每一个都描写得既充满个性又栩栩如生,并勾勒出一幅意味深长,回味无尽,波澜壮阔的咖啡哲学爱情的画卷。
※关于作者
九把刀(Giddens),东海大学研究生,网坛文学高手。99年以中篇小说《恐惧炸弹》在网络上一炮而红。部分作品在台湾新生报等媒体连载,读者反应热烈,目前网络文学最大站猫园中长篇小说版最具人气的作家!被誉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
九把刀在写作上自创一种黑色神经喜剧的风格,用词辛辣,奇想联翩,好笑且诱人深省,别有一番神奇寓意。这种写作才能在本书里发挥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2002年,第四届磺溪文学奖小说奖得主。
2003年,第五届磺溪文学奖小说奖得主。
2004年,第一届可米百万电视小说奖冠军。
序章 等一个人咖啡
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
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
就好象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
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 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
然而我还是很激动。
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
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一边要努力回忆起旧的部份,一边,又要把握正渐渐成为我生命的那一部份。
属于他的拼图,却是我所看过,最简单,最没有修饰,最直接了当的。
玩过拼图的人都知道,复杂的图形反而容易掌握,因为每一块都那么特异,很
快就能知晓它应放置的坐标。
但越是简单的图形,例如蔚蓝的天空、茵茵绿地,却往往是最难拼成的。
因为每一片都太朴直,太单纯,许久都不会明白上一块跟下一块之间的关系。
还有跟自己的联系。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
补充氧气,勇气。
还有醇厚的咖啡香。
然后我要说一个故事。
一本书至少要有一个故事镶在里头,如果想要畅销,那个故事最好是关于爱情。
告诉人们什么叫爱情、如何去爱、怎么被爱,或是正经八百地定义什么才叫真 正的幸福、靠山会倒靠人会老幸福还是靠自己最好等。
但我不确定这个故事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你期待手中紧紧握着的,是一本爱情小说的话。
我不知道,但我并不惶恐。
或许直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故事才会开始,但那已经是一种奢求。
或许故事永远不会发芽。
只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在事情的一开始就意会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