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诉情梓橦下帝王啼血病榻前
圣体违和,早朝取消。
那病秧子皇上的龙体虽然传说不怎么样,可也没几个人见过他生病,至多不过是脸色苍白些,语音低哑些,早朝让人搀着些,亦真亦假。
这消息听在不同人耳中,自有不同反应。
有人道皇上这是气急攻心命不久长,有人道是宠信奸佞羞于见人,有人道是缓兵之计阴谋策划,甚至有人道是乌雅羽狗急跳墙谋害了帝王。
众说纷纭,酒楼里的话本也不过如此。
这所有的一切自然是传到了纹平帝的耳中,他却一如既往的神色淡然。帝王的心中,有太多事情需烦忧,那舆论的走向,只是其中不轻不重的一件。
他从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不想去扩张领土称霸寰宇,也不想因政绩卓著而名垂青史。他为帝君,只求平安。四国的平安,百姓的平安,家人的平安。
然此时,狄离命虽保住,却仍昏迷不醒。狄衡因乌雅羽被贬黜的事情而忧心成疾。他自己则是强撑着一口气,内里早已若朽木般破败。更有甚者,乌雅遥生死未卜……
百姓,受战乱之苦。四国,遭暴徒蹂躏。
他这帝王如此无能,治国如此失败,便是耗尽了心血,又有何用?
想到此只觉口中腥甜再起,颤抖了手将怀里的八角紫铜暖炉掀了盖,一口咽不下的血悄悄的吐在里面,熟练至极。
“滋”的一声轻响,红热的炭黯沉了下去,一缕青烟随即腾起。木炭吸血,了无痕迹。
他默然垂眸,迅速的舔去唇边残血,面上仍是淡然。
“皇上是一国之主,自己身子要紧。莫要为了离儿、御儿忧心。”床帐外,皇太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
清冷。那是他对自己的母亲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他从她身上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
遥想当年,母后在他之后,曾孕有一子,却不幸流产。他闻听此消息,从别院赶去探望。昼夜奔波,他本就幼小,病弱的身体更难以承受,到得皇城时小命也去了一半。
母亲见到他的样子,既没有表现出担心,也没有显现出感动,只平静的差人去找了太医陈非来。
他醒来时,母亲正坐在床头,看着窗外发呆。温润的手指卷着他散落在榻上的发丝,轻轻的叹息。
“螭儿,你虽沉默寡言,但我知你聪慧、透彻远过常人。皇城里的这些迷障,在你眼中或者不过是无聊的荒唐吧?可你既然身为皇族,有些东西不得不做。你不愿狠辣为人,圆滑处事,我不逼你。我心中也不愿你变得那般模样。可不愿伤人无妨,生为人子总要精研自保之道。你那一腔热血、满腹真诚,在这帝王家,终不免害人害己。”
那之后,果真应了母亲的话。三皇兄,也就是太子的生母贤妃去先皇面前告状说,母亲对龙子照顾不周,小儿不幸夭折,大儿也差点被她累死。先皇便将母亲贬到了东侧宫,那个相当于冷宫的地方。
本因出身良好、品貌过人而受先皇宠爱的母亲,终究被他连累的失了皇恩。
那时起,他便开始冷心冷情。再不许私情混淆了判断。
“身为帝王,莫要偏宠一家。”皇太后不闻纹平帝回话,便自顾自的说下去。
“朕知错。已去了乌极、雅逍的官职。”
皇太后沉默了片刻,抬手抚着袖边,缓缓道,“乌家祖父子忠义,你心中自有打算。后宫不得干预朝政。哀家所指,并非朝臣。”
狄螭闻言,双手将那紫铜炉紧紧按在心口。可那炭火却因他之前一口鲜血而熄了,渐渐冷去,冻得他打颤。
“哀家来此之前,德妃道天候渐冷,帝王体虚畏寒,敬献‘赤舌裘’一袭。哀家已交给贵和了。”
“无霜宫的好意,朕心领了。‘赤舌裘’是她传家至宝,烦请娘娘转还给她。”
“德妃皮裘虽不若那贤妃的媚笑合你心意,却不会误国。还望皇儿莫要儿女情长,此次一断,便断的干净。”
“天色晚了……”狄螭没接话,只是挑帘,半是相送,半是逐客。
母子两个刚打个照面,皇太后就被纹平帝灰败的气色着实吓了一跳。虽母子情薄,毕竟血肉相连。皇太后终是轻叹,按着他肩,抚了抚他被冷汗浸湿的发鬓,“你先天不足,这些年来却片刻不得休养,已病成这样,便歇歇吧。先皇驾鹤西行,哀家残躯不过是在这世间多逗留一时,又有什么关系了?自行去了就是,无需挂心。”
便是皇太后不客气推拒,狄螭此时也没力气站立,更不要说相送。这挑帘起身的一个动作,已是眼前发黑,冷汗如雨。勉强坚持到皇太后离去,手上已无一丝力气,紫铜手炉滚落榻上。之前疼的发晕,忘了锁上盖子,炉中星点残火溅出来,烧了他衣袍,他却仍昏昏沉沉不自觉。
外间贵和听到响动,跑进屋来,看到狄螭手抓着床帐,紧闭双目,唇色青白,摇摇欲坠。赶忙过去搀扶,却见那衣衫、床单已烧了许多孔洞,惊出一身冷汗。欲将那手炉撤了,狄螭却是不肯,还让贵和重新换了炭。
贵和见他虚弱至此,仍固执如牛,不由含泪怨道,“皇太后她……她……您都成这样了,她还要来迫您不得再将贤妃娘娘迎回宫!何必为了她惊动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