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太宗做了什么大事 > 8落寞的太上皇(第1页)

8落寞的太上皇(第1页)

大唐帝国在李世民的手中,变得无比强大,长安已经成为了一座万众瞩目的城市,经历了隋末的动荡之后,中原大地终于重新焕发出生机。

李世民是最兴奋的,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掌权者,当然除了他之外,身为太上皇的李渊无疑也是很欣慰的。

因为他是这个帝国的开创者!

不过此时的李渊已经是重病缠身,再也不是当年晋阳起兵,打进长安意气风发的唐国公了。

在李靖拿下伏俟城不久后,躺在病床上的李渊得到了消息,他满脸皱纹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之所以说是久违,是因为自从当了太上皇后,李渊的心里一直充满烦恼。

皇帝的老爸难道也有烦恼?

没错!

这种烦恼,完全是起源于李渊的一种矛盾心理。

自从退位后,李渊就搬出了太极宫,离开了那座代表最高权力的宫殿,搬到了弘义宫居住,李世民为了让李渊安享晚年,将弘义宫改名叫太安宫。

搬到太安宫的第一天晚上,李渊一夜没有合眼,地位的转变,形势的突变,让李渊有些始料不及,同时瞬间的孤寂,让身为太上皇的他产生了巨大的心里落差。

不远处的太极殿,依然可以听到朝臣庆贺李世民登基的歌舞声,只是那一段段动听的旋律在李渊听起来,不免有些凄凉。

他想重整旗鼓,努力改变一切。

但又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呢?如果李渊真能改变这一切的话,他也就不会从那个皇帝宝座上被李世民请下来了。更何况他的年龄已经使他禁不住一丝风浪的拍打了。

还是面对现实吧!现在的处境至少比当年隋文帝杨坚要好很多啊!

此后的日子里,李渊基本上不再过问朝政,只是用看书、赏花、下棋来消磨时间,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玄武门事变的心结终究是无法解开的,他不甘心看着李世民改变了自己先前设计好的一切,可是却又无力改变。

正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态,让李渊的内心始终充满烦恼。

贞观三年,老臣裴寂的病故,让李渊的心灵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为此,一连很多天,李渊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要知道在诸多大臣中,裴寂是李渊最为信任的人,两个人甚至已经超越了君臣之礼,成为了一对惺惺相惜的挚友,李渊不会忘记两个人在一起喝大酒装孙子的那段岁月,也不会忘记晋阳起兵时,裴寂捐出的铠甲和马匹让他顷刻间有了踏实的感觉,更加不能忘记为了自己成功登上帝位,裴寂甘愿带领群臣做铺路石。

可是现在,斯人已去,独留自己空悲切,李渊泪流满面,禁不住发出了:“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的悲鸣,只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实现。

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后,李世民设宴庆功,身为太上皇的李渊也出席了这次盛宴,这是李渊逝世前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突厥问题的解决,让李渊激动的泪流满面,要知道为了大唐帝国的建立,李渊曾经没少向突厥人妥协。

这次宴会,是李渊退位四年多来说话最多,笑容最多的时候,激动之余,他还亲自弹起了琵琶,时而婉转,时而激昂,那感人的旋律、美好的回忆,已经和李渊自己完全融合在一起,当时就连李世民也高兴的跳起舞来,文武百官一醉方休,直到深夜李渊才返回太安宫。

李渊最后的一次公开亮相是在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三月,这一年,李世民已经被尊为“天可汗”,为了显示大唐帝国的国威,李世民特意在城西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而作为太上皇的李渊当然要到场。

这次阅兵仪式,让李渊想起了当年晋阳起兵时的誓师大会,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六十九岁高龄的老人,大声慰劳将士们,频频向将士们挥手致意,只是此时他的手已经开始有些颤抖。

或许是这次阅兵兴奋过度,或许是长时间的矗立在外,这一年的秋天,李渊染上了风疾,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渊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这次在病床上听说唐军在西部的大胜,李渊笑了,他的笑容很像孩童,单纯,没有一丝杂念,在他看来,这个国家只要能够繁荣昌盛、四方来贺,自己也可以瞑目了,而先前的不甘心,随着他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一切都已释然。

只是,在他的心中,似乎还有些遗憾,今天的盛世局面本应该有更多的人看到,李建成、李元吉、裴寂、李智云、李玄霸、平阳公主,以及自己的妻子窦氏夫人,甚至还有刘文静;想到这里,李渊的眼角淌下了一丝泪水。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彻底的了无牵挂!

“园陵制度,务从俭约!”

这是李渊留给世人最后的八个字!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渊逝世于垂拱殿,年七十一,十月埋葬献陵,庙号高祖!

李渊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人世,如果他地下有知的话,我想他的灵魂是不会安宁的,因为李世民篡改了历史。

李世民是通过杀兄逼父取得皇位的,为了极力证明自己才是合法的皇位继位者,他让大臣们篡改史书,为自己辩护,百般诋毁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竭力抹杀李渊建立大唐帝国的丰功伟绩。

《资治通鉴》上评论李渊时说:“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就是这句话,千百年来,成为很多人对大唐开国那段历史的定论,而且后世的小说家、戏剧家门也按照这个路子来塑造李渊的形象,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李渊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个胸无大志、沉湎酒色的庸才。

但是,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对歪曲的史实和诸多历史细节加以辨析后,李渊的真实形象也随之而出:

胸有大志,韬光养晦,抓住时机,晋阳起兵,当机立断,进军长安,适时称帝,统一全国。

为贞观盛世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李渊也有很多缺点:赏罚不当,赦杀不当,性格犹疑,最终造成诸子自相残杀的局面。

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不能否认的是,李渊是大唐帝国的创建者,历史已经给予他公正客观的评价。

历史是强大的,更是公正的,它不允许任何人去亵渎。

所有的人都不例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