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布衣和草民有什么分别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清楚,如果刘邦听信儒生“仁义礼信”之说,他就不会采用张良、韩信“兵不厌诈”之计谋,先烧栈道,再修栈道;更不可能在与项羽订立“鸿沟停战之盟”后,违心地接受张良、陈平诡计,背“出尔反尔”之名,乘项羽回师之际突袭楚军,进而剿灭项羽于垓下。

应能想见,统帅千军万马的刘邦确实有值得骄横的地方。他亲眼目睹了秦皇在自己战马下递上降表,盖世霸王自刎乌江,诸侯、王公望风而逃。他的确不是靠纸上谈兵打下的江山,他有足够理由迷信神威。他自谓“读书无用”,坦言“为天下安用腐儒”也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道理。

3。谈不上“忠、孝” 二字

谈到“仁义礼信”,有人可能会提及在楚汉对峙的荥阳前线,项羽以刘邦老父作为人质来威胁刘邦的那段故事。据《项羽本纪》记载: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3)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即荥阳)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这里说的是,一天楚军与汉军又对阵于荥阳前线,项羽在军前架起一口盛满开水的大锅,同时将虏来的刘邦父亲刘太公绑缚在高高的瞭望台上,并穷凶极恶地威胁汉王说:今天你再不马上放下武器,向我投降,吾立即烹杀刘老太公。面对如此突发变故,刘邦愤怒焦急之余,立即冷静机智地回答楚军道:

吾与项羽俱北面授命于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乃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是说:他曾与项羽在反秦义军领袖怀王面前立下誓言,相约结拜为兄弟,共同西征秦都咸阳。于是,接着他镇定地对项羽说:吾父亲就是你父亲,你要必定杀害你父亲,别忘了分给我一杯羹汤喝。项羽听后十分恼怒,便想杀掉刘太公。楚军大将项伯急忙劝止霸王说:

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项伯关于“烹太公”只会加深汉军对楚军仇视,“杀之无益”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项羽自然也心中明白,于是他便不再杀刘太公。多数人认为《项羽本纪》所述这段故事,是刘邦“无赖、无义”的显现,鲜见怒责项羽残忍者。其实对此事件应从更深层次进行考虑,我们应该看到当时特殊的恐怖危急环境,也应该看到事件的最后结果是值得称道的。

此外,一般学者对沛公尊敬义帝怀王,曾大张旗鼓地为义帝发丧;而在此处,面对处于危机中的老父亲,却口出“分我一杯羹” 之做法表示不齿或质疑,认为这是刘邦之不孝之举。如《朝鲜国策》问云:“汉高祖忍于分羹,而为义帝发丧,岂移孝作忠之道?”对此,清代学者龚炜指出:“分烹、发丧,好歹俱无是心,只是把此心都倾在项王身上,讲不到忠孝二字。” ①

的确,回顾楚汉相争之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在对待各路义军名义上的统帅——义帝楚怀王的态度和处理上,较之刘邦,项羽明显表现了低能弱智和暴虐无情。

在秦朝灭亡后,项羽得意忘形,分封诸侯时便不顾众怨,迫不及待地抛弃了自己的叔父项梁拥立的义帝怀王,还把他流放到湘水上游的蛮荒之地郴县(今属湖南)。更为天下共愤地是,当怀王委屈遵命渡江南行时,项羽又背信弃义,密令部属将义帝截杀于大江之中。铸成了项羽政治生涯中的最大失误。

反观汉王刘邦,不愧是“能谋善听”的“宽大长者”。在平定关中、挥兵东向的关键时刻,一位82岁的长者董公,建议他“抓住项羽谋杀怀王一事,大造舆论,以争天下同情”, 董公说:

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之诸侯,为此东伐,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

董公之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汉王欣然接受其建议,高兴地说:“善,非夫子无所闻。”并立即郑重其事地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 同时派使者奔赴各地,布告檄文于天下诸侯曰: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4)

显而易见,刘邦及时主动地抓住了这一政治机遇,有声有色地做足了文章。也无愧于怀王对自己“宽大长者”的评价和令其“扶义而西”等一贯的支持和信任。不管怎么说,汉王的做法是很明智大度的,应当属于无可厚非之举(以上见《高祖本纪》、《高帝纪》)。

王文升主任在其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故事“分食父羹”一文中,曾这样描述了刘邦处理当时紧急状况的想法:

……事后,有人问刘邦:“项羽要杀太公,你怎如此大胆地讨要羹汤?”刘邦说:“我与项羽相处日久,且又交战数年,摸准他的脾性。项羽这人,恃力好勇,但少智谋,当他置太公于死地时,若是我命众将冲杀争夺,项羽这小子,非要杀了太公不可。我用仁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才救出太公!”*

应该讲这是较为接近当时情况的一种传说。

明代学者熊尚文对此重大历史事件讲得更显直接了当和贴切,他说:

学者评论古人,每事要设身处地。当时太公被虏军中,汉王还得窃负而逃否?若欲曲求生道,非委身归命于(项)羽不可,而羽此时还肯(似鸿门宴时)纵虎,身贻患否?看来看去还只有这个侥幸万一的着法,再别无做手(办法)。②

诗仙李白亦有《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