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或学年终了,都要参加一次实习活动,算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吧。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在学校的校办工厂进行金工实习,学习铸造的造型学习和将自己铸出来的哑铃毛坯车后变成品。
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生产,活也不重。整个过程轻松愉快。
第一学年终了,去红花沟金矿实习。一个矿山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去了矿山安排好住宿后,首先要进行矿山的基本情况和安全等教育;然后是坐着罐笼下矿井,去地下参观采矿过程,看矿井的布置等等;最后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去进行实习。
第一次去采矿区参观感觉很新鲜。参观完后从矿井的通风井走出来。出来后,允许我们每人选块矿石作为纪念。随后的几天又参观选矿厂,冶炼厂就不让我们去看了,那里是出黄金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那个环节,全过程有武警值班。
第二学年终了,就是1989年,去苏家屯加工厂和沈阳冶炼厂实习。
那时候沈冶厂的生产经营口号是,大干一年,争取完成利税五千万。厂区和周围的天空是黄云翻滚。工厂有关部门说,每年的罚款得交几十万元。
苏家屯铜加工厂就开始显得不景气了,铜原料严重短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稀缺的材料已经不是国家的供给了。厂子没有办法,和职工上每个人都可以买进,而且每吨货给几百块钱的奖励,尽管想尽办法,原材料还是满足不了生产需要。设备严重老化,有的设备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留下来的。
这些单位都是国家大型企业,留下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出现了效益的滑坡,但是在制度上和管理基础都是很好的。
在八十年代的这个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但是设备已经老化。资金困难。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任务饱和,支援全国。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方向的改变逐步让这个重工业城市偏离了方向。
落叶的一个来自广东的同学,在1987年刚到学校的的一篇论文中就写到。不管什么主意,挣了钱就是好主意。就这句话也受到了系书记的关注,说思想有问题,广东的同学受到了批评。而我们的一位伟人在这以前都早已经就说过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如果是在南方的学校,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在南方的城市,人们可能已经在这句话的指引下,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而在北方的学校,教授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也就是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外因,上层建筑是内因。
那个时候,在南方有的地区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实行后,人多地少。尽管是立体种养殖,每家每户所产的粮食都不够成本。是饥饿让他们走出来,他们率先利用本地的地理和物产的优势。首先搞起来了家庭作坊的生产,每个村好里头脑灵活的专门去外地销售的,参加博览会学习新经验,并且获取订单。随着实力增强,他们建立了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
一招鲜,吃遍天啊。在市场经济中,先进入市场的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而后进入市场的要多付出多的多的成本。
实习让学生们接触到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东西,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为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人的问题,是关键的问题。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就要有有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所有的制度、规则等都是“死”的东西,而人是活生生的。需要人去执行的,如果是人出了问题,其他的都如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