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现在至少有我记得他,记得他那些付出与经历过的爱恨情仇,找个机会找人替他写本书吧,如果我能一直活下去的话。
无论怎么说,古滇国对我来讲也算是过去式,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一些生存知识,大致了解了一下我的装备有没有出现问题,或者有没有十分必要,却漏带的东西。
还好大体没错,在补过药品之后,我再一次来到汉墓,但下井后才发现跟自己想的有些出入,井成了死井,无论我怎么掏弄都没再吸我进去。
闷闷的从井里爬出来,只得另寻其它。
鸠摩罗什塔,位于武威市北关大街中段,地处繁华,交通便利。
是世界唯一一座用高僧命名的佛教寺院,院内有塔一座,高32米,八角十二层,塔内供有印度高僧鸠摩罗什的舌舍利,举世无二,相当珍贵。
而,鸠摩罗什,西域龟兹高僧,前秦苻坚的国师,七岁出家,九岁从师修习佛法,曾在当时的后凉,也就是现在的武威城前后宣扬佛法十七年之久。
其人精通梵汉语,毕生翻译三藏经论七十四部凡三百八十四卷,史称四大翻译家之首,并将大乘佛法带入内地,声名虽在唐朝高僧玄藏之下,功绩却远远在其之上。
最终以70岁高领功得圆寂,留世三寸不烂舌舍利,遵照其遗愿,将舌舍利送回后凉供奉。
以上这段,就是我对眼前这座高塔的认识,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跟汉墓一样,虽然就在身边,但过来的次数真没几回。
我仰头看了半天,十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找对地方,照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古人经验,只好打起精神找路进去。
塔门关着,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开,一层一层爬上去并没出现什么特殊情况,身上两个大包犹如两座大山,压得我连气都喘不匀。
又不敢放下,天知道什么时候再被吸走,在此之前只能做到人包不离。
不过一直爬到最顶层,也还是找不出什么异样,难道真走错了?东摸西摸了半天,确实没发现什么,只好原路返回。
下楼比上楼轻松太多,心情却有些黯然,拖着沉重的步子,脑里不停思索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
直到下到最底一层,我都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而当我推开塔门抬眼的那一瞬,惊了,下一个动作就只剩下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第二章 时间不多
第二章 时间不多
我对于沙漠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那些个别字眼,比如一望无际、不毛之地,和干旱少水,诸如此类。
我是北方人,但不代表到达过真正的沙漠,最真切的一次是由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去武威沙漠公园玩,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沙丘,给当时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可惜后来再去,就没了那种感觉。
沙漠这东西也有野性,放养和圈养完全不同,看似差不太多,但只需要光着脚试试柔软度,你就能体味出个中失望。
推开塔门那一瞬,当看到铺天盖地的沙丘像海那样无限延伸,我足足怔了有三五分钟那么久,脑中一片空白,很久之后才反应过来,心想这回死定了。
我没带水,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没带水,这很显然,因为我根本没考虑过会有这种可能性,哪怕是临时抱佛脚去查阅野外生存知识,也没手长到查阅徒步沙漠这一项。
嘴巴里苦苦涩涩,下意识的想喝水,但到底还是忍住了,目前来说,我唯一带出来的饮用水就只有拎在手上那一小瓶。
还是能省就省吧。
回过头再去看塔内,我敢保证仍是武威城里的罗什塔,摆设和构造完全相同,可门外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武威城变了,要么就是塔移动了。
我走出塔去想看看这塔外形如何,是不是也跟罗什塔一样,这时候塔门在我身后吱吱呀呀的缓慢关闭,我回头看了一眼,心中略有疑惑,但到底没怎么往心上放。
令我吃惊的是,这两座塔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且不说其它,就这高度就很有问题。
罗什塔塔高十二层,这里露在地面之上的,却只有三层不足,外形灰灰旧旧,是个典型的早期泥制佛塔。
下面埋着多少层暂时不能确定,但看塔身粗壮程度,应该怎么样也达不到十二层的层数。
围着泥塔足足转出两圈,越转我越觉古怪,可一时之间想让我指出问题在哪,又好像还缺点什么,说不上来的别扭。
我是正午时分进的罗什塔,上下一个来回,再加上我发呆乱转的时间,应该正是一天里温度最高的时候。
抬手一看,果然,下午两点不到。
向着朝阳那一面,我把背包卸下来打算先吃点东西再说,水没带吃的还是有,都说了吃饱肚子不想家,而且顺带还能从食物里补充一点水份。
沙漠中日头毒辣,又没有风,连空气都是热的,吸进去后能感觉到一股干燥的沙土味,就着手中的肉肠,其实那滋味真不算好。
吃着吃着,我突然意识到什么,连滚带爬翻起来绕着泥塔就跑,一圈,两圈,三圈。。。。。。娘的着道了,我发泄似的恨恨把肠子砸到塔墙上。
肉肠闷声反弹,掉到沙子上打了几个滚,然后回到我脚边后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