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被观察的人有点惨。
现在问题来了,请问这“九征”出自什么书?
友善提醒,写着“孔子曰”的话不一定出自孔子。
孔丘:“…………”
庄周出来认领:“不好意思,是我写的。我就是把您的‘听其言而观其行’稍微扩展细化一下,没别的意思。”庄周又和孔丘说起自己对《论语》里的一段印象深刻,读着觉得很有意思。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孔丘看到学生宰予在呼呼大睡,气得当场骂起了脏话,什么朽木啊什么粪土之墙啊,接着又开始叹息:“以前我很相信别人,别人说了我就信他真会去做;自从收了宰予这个学生,我得看看他们怎么做才能信,都是因为这个混账啊!”
暴躁老师,在线发飙。
多么发人深省的经历!
不得扩写一下让大伙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孔丘已经有些麻了。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孔子不愧是孔子,不管是解读《论语》的人还是拿他搞衍生创作的人都是最多的。
随着文章陆续放出来,只有孔子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那些观念不同的人(比如列子)挤兑他也就罢了,连那些声称奉他为圣人的家伙,写的文章也很有“一粉顶十黑”的效果。
人和人的脑子毕竟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人,观念也会随着年岁增长而不断改变。
孔丘本人也是这样,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学生要去帮意图篡逆的家臣做事,他当场就说“你不是我学生了”。等到许多年后,有个乱臣贼子找他出山,他思量许久居然答应下来,叹着气说:“我总得派上点用场啊。”
连自己的观念都可能不断更迭,一本书、一段话被人解读出各种意思就很正常了。
大伙本来好几次都想打架的,瞅见孔丘这么惨,他们也就暂且偃旗息鼓。反正未来的日子还长得很,有的是机会辩论(干架),不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撕破脸!
苏轼悄悄问躲到幕后围观孔丘他们讨论的吴普:“这些文章真的是随机的吗?”
他总感觉不像啊!
吴普信誓旦旦:“当然是随机的,难道我还会故意祸害赫赫有名的孔圣人不成!”
苏轼说道:“难道你不会?”
吴普笑而不语。
文章赏析过半,到了大伙非常期待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孔丘他们都随机到了一篇阅读理解,要他们完成相关考题。
现在系统改造的博物馆专供输入法已经非常完善,他们可以尽情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题目!
这个苏轼可太熟了,旁边的杜甫也心有戚戚焉,忍不住和吴普探讨起来:“他们会不会拿不到高分?”
吴普一脸笃定地说道:“你们那是要背诵记忆的,他们哪里一样?你说让他们给古文断个句,他们能断错吗?容易得很,绝对没问题!”
事实证明,吴普纯粹是在胡扯。
百家诸子这场考试的结果堪称一塌糊涂,主要是吧,断句还成,剩下的什么词语理解、内容分析、语句翻译,对他们来说就有点奇怪了。
毕竟他们用习惯的口语,和后世的口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后世也还是有一定区别。这不就是很容易对不上参考答案吗?
吴普一看成绩,暗搓搓把他们一键发送到孔丘他们面前的光屏上。
直播间观众围观了大佬们的答题过程和看到成绩单时的表情,顿时感觉身心舒泰。连苏轼和杜甫两个曾经的受害者,都隐隐明白吴普为什么经常这么狗,原来人狗起来居然是这么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