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闻此言,虽未十分满意,但终究还是松了口气。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贾母双眼红肿,老脸惺忪,对贾政道:&ldo;西面儿还有些好院子?&rdo;
贾政忙道:&ldo;中堂烧的厉害,西面儿临街的院子也烧的多,东边的十来套还好。&rdo;
贾母道:&ldo;那今天就搬回去,虽破烂些,可也总是自己家啊。我大半辈子都活在那,如今快死了,也想死在家里。&rdo;
此言唬的贾政、王夫人等人一跳。
贾政忙上前赔笑道:&ldo;母亲何出此不吉之言?如今贾家度尽风波劫难,正该是愈发兴旺之时。母亲是老封君,原该长命百岁。&rdo;
贾母叹息一声,摆摆手无力道:&ldo;去吧,去准备吧,让人早早搬过去,今晚我要回去歇着。&rdo;
贾政闻言无法,只能看向贾琮。
贾琮点点头,轻声道:&ldo;我着就让人去安排。&rdo;
如今的贾母看起来的确可怜,那是因为她在可怜史家。
她自身又有什么可怜的?
贾琮自认为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来保护贾家人的安危和未来,却不可能再去救一个叛逆之贼,他问心无愧。
……
皇城,大明宫。
崇康帝受过张老供奉的金针救治后,疼痛大为缓解。
虽已是春日,殿外艳阳高照,可崇康帝却披上了件薄袄。
这一次受伤,让他的体质,明显下降的厉害,已经御不住春寒了……
他面色木然的翻着宫外送上来的各种奏折,在看到北镇抚司送上来的,贾琮留下史湘云的借口后,冷哼了声。
不过,也就是如此了。
他现在的精力有限,实没心思去理会这些破事。
只要贾琮不是没正当理由的扣人,抵触践踏皇威就好。
那史湘云是史家大房的血脉,不当与二房同罪,倒也说的过去。
丢下了奏折,再看看其他的折子,崇康帝的脸色越看越阴沉,目光也愈发阴鹜。
每个人都在劝他,只诛首恶,牵连太广,于稳定不利。
可这些混账行子,当初怎不劝造反的那些王八蛋们本分?
牵连确实广,真要深究下来,满朝上下,能有几个果真能撇清干系的?
不是姻亲就是门生故吏!
不过,没等崇康帝心中暴怒意起,他胸口心房处的绞痛,又让他起了好一层白毛汗。
崇康帝眼中闪过一抹悲哀之色,如今,他已无精力,将这些反对意见通通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