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红地毯上的丹尼斯面对记者的话筒如此说道,同时挽着自己的新婚妻子詹妮弗·安妮斯顿。
他本来是在欧洲和安妮斯顿度蜜月的,但阿德里安希望他能参加首映式,《伊丽莎白》不是什么大制作,首映式自然不会太大太隆重,总要有点噱头才行吧?少字目前还有什么比丹尼斯夫妇更能吸引眼球的?虽然有些不地道,阿德里安还是给旅游中的丹尼斯打了个电话》,并许诺用自己的豪华私人飞机接送来摆平了安妮斯顿的不满。
当然,首映剧院的现场不止一个噱头,两位充满知性优雅气质的女性一起出现在红地毯上后也吸引了很多目光。
()好看的txt电子书
“你知道,两部电影是一起拍摄的,虽然我们大多数在两个不同的片场,但休息的时候也没少聚在一起聊天,所以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格温妮丝面带微笑的回答着问题,同时很亲密的挽着布兰切特的胳膊,还很大方让他们拍照,而且都是紫色的V领晚礼服,让她们看起来就像双胞胎一样。
如果不是知道她们都和阿德里安有一腿,记者们几乎要怀疑她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你们猜猜,明天的八卦小报会不会写,两位奇迹女郎亲密而暧昧的亮相《伊丽莎白》首映式,疑是踢开奇迹导演走到了一起?”进入放映厅落座后,阿德里安看着分别坐在自己左右的格温妮丝和布兰切特,用调侃的语气问道。
可惜两个女人都给了他一记白眼,虽然已经将婚礼上的不快抛在脑后,但她们毕竟和其他人不停,所以可以拿出这个鄙视阿德里安一番。对此,阿德里安每次都只是摇头失笑,这次自然也不例外,随即将注意力放到了大屏幕上了。
原版的《伊丽莎白》的剧情很是破碎,之所以会获得好几项奥斯卡提名,除了拥有传记电影这一优势外……所有人都知道奥斯卡对传记的偏爱,更何况还是英国历史人物的传记,美国人虽然很多时候看不起英国人,却又始终对其有种盲目的追捧……和布兰切特的完美演绎也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破碎的情节反而衬托出了她的演技,使她成为整部电影中最为出色的亮点,连杰弗里·拉什也无法与之媲美。现在电影变成由阿德里安制作,无论是从主观出发还是从客观出发,他都不可能重现这种破碎的情节,谁让他是奇迹导演来着?那么会不会削弱布兰切特的表演呢?
“这是个错误我翻了个大错,我怎么可以犯这种大错”大银幕上,布兰切特用悲伤的语气对拉什所扮演的沃尔辛厄姆爵士说道,将年轻的女王那种茫然的、不确定的、缺乏决断和安全感的形象完全诠释了出来。
“每位君王都会犯错,尊敬的陛下,但您必须做出决定,这是您的义务和职责”沃尔辛厄姆爵士则用恭敬而坚定的语气回答道,拉什同样出色,和布兰切特相得益彰。
这里的情节是才登基的伊丽莎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面对北边传来苏格兰叛变的消息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置,然后在大臣的鼓动下轻率的做出了发兵征讨的决定,可惜被苏格兰人杀得大败,许多年轻的士兵战死沙场,伊丽莎白也因此首次认识到自己必须要转变了。
“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不同意。”银幕上的画面开始了推进,在坐满人的国会议会大厅中,一位贵族当众站起来大声的反对道。
“不不不,弗莱明爵士,这只是不符合你的利益,我想哈特爵士应该会同意的。”用扇子遮住嘴巴的女王当即哈哈笑了起来。
“我们也不同意,这样做将让教会再无立锥之地”一名主教这时加了进来。
“亲爱的主教,我并没有说要赶走你们,不是吗?我只是请求上帝给他的子民一个选择的机会,难道你认为自己肯定会被人民抛弃了吗?”女王摇着扇子依然笑个不停,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让对方十分的难堪。
伊丽莎白在位的主要功绩有很多,比如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又或者在英国国内采取宗教宽容的政策,这里所展现的正是后者,通过伊丽莎白和保守贵族、主教其中的一次交锋来展现当时的情况,这个时候的伊丽莎白尽管依然年轻,但从不露痕迹的挑拨对方就可以看出,她已经初步有了女王的风采,所以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和忠心耿耿的沃尔辛厄姆爵士在会议开始之前,就将几位颇具号召力的主教关到地下室不无关系。
“你看,波利爵士,我……嫁给了英格兰”当伊丽莎白涂白脸蛋出现在大教堂之中,面对跪了一地的人们,木然的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爵士如此说道。
在遭到爱人背叛的巨大打击后,她终于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女王,即使今后会面首不少,但她已经下定决心终生不嫁,这也是“童贞女王”称号的来历。在伊丽莎白说出这句话后,银幕上的画面顿时变得肃穆起来,而让她坐上王座,镜头逐渐拉伸,一种略带悲沧的情绪又流淌了出来,然后就此定格。
以上是阿德里安个人最喜欢的,由自己制作的《伊丽莎白》中的三个镜头,充分的表现出了伊丽莎白的转变过程,布兰切特的表演也非常出色,被他修改得相对饱满的剧情不仅没有掩盖她的演技,反而将其衬托得更加出众,虽然拉什、丹尼斯在电影中都有不错的发挥,却都在布兰切特的面前黯然失色。
“这是一部值得称道的电影,奇迹导演完美的展现出了伊丽莎白一世如何从纯真的公主成长为事故的女王,凯特·布兰切特则完美的展现伊丽莎白一世各种时候的风姿”……《纽约时报》
“出色的电影,只是导演是美国人,女主角是澳大利亚人,重要男配角之一是美国人,重要男配角之二是澳大利亚人,这够真够尴尬的。”……《泰晤士报》
“阿德里安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他是好莱坞最会拍英式风格电影的导演,虽然他在这部电影中加入了很多东西,但安排得井井有条,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不由让人开始期待下周另一部风格差不多的电影的首映了。”……《综艺》
“平心而论,丹尼斯无论从扮相还是演技都和这部电影相当般配,如果没人提醒的话,大概不会有人意识到他是个地道的美国演员。然而,即使如此,听他依然给人一种非常轻微的,格格不入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凯特过于出色了。”……《芝加哥论坛报》
前面说了,美国人钟爱英国传记电影,原版的情节破碎的《伊丽莎白》尚可以获得不错的评价,更何况阿德里安执导的这部进行过充分修改的电影。
当然,不是没有差评,不过有针对情节的……比如略显臃肿什么的。有针对丹尼斯的……没能演出英国人的气质。但几乎没人针对布兰切特,除了那些喜欢哗众取宠喜欢无事生非的人,影评人几乎交口一致的称赞她演得很到位。
“这有什么,等着瞧好了。”格温妮丝在面对自夸的布兰切特时如此不屑的说道,可惜无论是布兰切特还是阿德里安都看穿了她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