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维尔穆特显然想要的更多。
在克隆羊多利的所有论文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全都变成了维尔穆特。
坎贝尔则被丢在了作者名单中最次要的位置。
甚至,在此后不久,坎贝尔被直接赶出了罗斯林研究所。
而在这之后,罗斯林研究所虽然借由多利羊的名头,从英国政府手上拿到了大笔的科研经费,但始终再无大的成果。
维尔穆特偷天换日、鸠占鹊巢,更是借着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令坎贝尔接下来的学术生涯颠沛流离、处处碰壁。
但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
多年之后,维尔穆特因为解雇一名印裔研究员,而被后者起诉。
面对可能出现的不力判决,这位印裔学者孤注一掷,抛出了一个惊雷。
原来他偷偷收藏了当年坎贝尔留在罗斯林研究所的一份秘密备忘录。
在法庭上,在这份决定性的证据面前,维尔穆特不得不承认,多利羊确实不是自己创造的,其中66%的贡献属于坎贝尔。
这是一场学术界的大地震。
因为就如同黄禹锡之于韩国人一样,维尔穆特在当时也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精神支柱、国宝学者。
日益老迈的大英帝国,早已经没有当年科学界群星璀璨的光芒。
牛顿、瓦特、法拉第、达尔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维尔穆特却像是一道回光,照出了往昔日不落的余晖。
因此,当维尔穆特身上出现如此巨大的污点,全英哗然。
甚至就连待机日久的伊丽莎白女王也被惊动,亲自出面。
然而,就在坎贝尔以为女王陛下会将正义赐予自己的时候,这个老婆娘却反手授予了维尔穆特骑士头衔,以表彰他在克隆领域的巨大贡献。
女王已经表态,政府与媒体自然心领神会,西方世界玩了不知多少次的“新闻自由”再次上演。
支持坎贝尔的声音消失不见,而维尔穆特依旧是那位全球顶级生物学家、克隆羊之父、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骑士,是英国人民心中的科研英雄。
也正是这次打击,让坎贝尔的人生彻底堕落。
他游走在各个三流实验室之中,靠着多利羊研究合伙人的身份混吃混喝。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寻求突破,就会被维尔穆特,甚至是英国政府的力量掩埋。
既然如此,酒精或许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吧。
坎贝尔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的东方人。
他笑着伸出手,道:“张先生,很高兴你能聘请我,我可以给你们带来罗斯林研究所的最新技术,你绝对不会后悔的!”
………………
ps:小说勿要较真,我只是听到了坎贝尔的故事,有所感慨,所以希望能在小说中给他一个好的结局而已。
所以坎贝尔的时间线有所变动。
现实中,坎贝尔一生郁郁不得志,酗酒成性。最终在八年前死于酒后自杀。
而维尔穆特则依然被英国人高高捧起,放在神坛上瞻仰。
1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山中伸弥而没有颁给维尔穆特。
这或许算是这个“爱迪生”式故事中,唯一的安慰吧。
不过诺奖他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学术污点而否定维尔穆特也很存疑。
毕竟多利羊本身名大于实,拿不了诺奖也不是特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