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二班组织以仁孝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水晶也参加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当看到“仁孝之道”这个演讲题目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如幻灯片般闪过无数与家人相伴的温馨画面,那些平凡日子里藏着的深沉爱意,促使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这次比赛,想要把我心中的仁孝讲给大家听。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中的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仁孝最初的认知之门。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母便是这“仁孝”的生动践行者,他们用一言一行,为我勾勒出爱的模样。
我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父亲每日迎着晨曦出门,在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扛着生活的重担,只为给家人撑起一片安稳的天;母亲则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从清晨厨房的烟火,到夜晚为我掖好的被角,她的关怀如涓涓细流,润泽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时候,我不懂父亲归家时疲惫身影后的坚毅,也不明白母亲在琐碎家务中偶尔的叹息,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份爱,如同沐浴阳光却从未思索光源。
直到那一次,父亲在劳作时不慎扭伤了腰,却硬是强撑着,直到傍晚才拖着步子回家。我看到他进门时努力挺直却仍微微佝偻的脊背,看到他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混杂着灰尘在脸上划出一道道印子,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揪紧。母亲急忙放下手中正择的菜,奔过去搀扶,眼中满是疼惜,嘴里念叨着“怎么这么不小心”,手上却轻柔地为父亲擦汗、查看伤势。我呆立在一旁,想要帮忙,却又手足无措,只能在心底埋怨自己的不懂事。
从那以后,我尝试着为这个家做更多。清晨,我会比闹钟更早响起,蹑手蹑脚走进厨房,学着母亲的样子煮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尽管一开始手忙脚乱,不是水溢了锅,就是粥煮得太稠,但看到父母惊喜的眼神,那满心的成就感便驱散了所有窘迫;傍晚,我会在父亲归家前,备好一盆温热的水,等他坐下,轻轻为他洗净满是泥污的双脚,听他讲述工地上新来的小年轻闹的笑话,看他眼角的皱纹因笑意而舒展,曾经那个高大如山、似乎永不疲惫的父亲,在这一刻,与我如此亲近,我触摸到了他藏在辛劳背后的柔软。
在学习上,我也愈发努力。每一张奖状背后,是我对父母默默的感恩。我深知,课堂上的每一次专注听讲、深夜台灯下的每一页习题书写,都是在为父母的付出给予回应。当我看到母亲把我的奖状端正地贴在墙上,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那光芒比任何星辰都耀眼,照亮了我心中“仁孝”前行的路。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的教诲,让我明白,仁孝不止于物质的供养,更在于精神的慰藉、尊严的维护。随着年龄增长,我越发懂得在生活细微处尊重父母的意愿,倾听他们的想法。
还记得那次选文理分科,我满心憧憬着文科的诗意世界,可父母听闻理科未来就业更广,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我心中虽有失落,但看到他们眼中的担忧,我静下心来,和他们促膝长谈。我分享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也耐心聆听他们作为过来人的考量,最终,我们达成共识,选择了一条融合我梦想与家人期望的路。那一刻,我看到父母眼中信任与欣慰交织,我知道,这是仁孝在理解与沟通中绽放的花朵。
如今,我站在这里,回望来路,父母的爱从未缺席,而我践行仁孝的脚步也愈发坚定。同学们,仁孝不是古老典籍里晦涩的文字,它是清晨的一碗热粥、是疲惫时的一盆洗脚水、是成长路上的携手同行、是分歧面前的倾心交流。它如点点微光,汇聚起来,能照亮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温暖身边每一个至爱的灵魂。
让我们以爱为笔,以行动为墨,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仁孝篇章,让这古老的美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谢谢大家!
演讲完毕,台下掌声雷动。水晶眼中泪光闪烁,她看到老师赞许的点头,看到同学们眼中的感动与思索,她知道,这一场关于仁孝的讲述,已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在大家心间种下了温暖与爱的种子,而这,正是她最渴望收获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