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罗马史学三大家 > 第十三章 内战 法萨罗与塔普苏斯(第1页)

第十三章 内战 法萨罗与塔普苏斯(第1页)

恺撒战败的后果

战争到达转折点。在此以前,庞培下赌而并未有任何特定的计划,受攻击处他便防守而已;这也并无可责备之处,因为战争的延长可以使他严加征兵,动用后备部队,并充分运用他优势的亚德里亚舰队。恺撒在战术与战略上已双重失败。不错,这项失败并未产生庞培所意料的后果:恺撒的老兵们的士气抵挡住了饥饿与兵变的压力,使他的军队未形溃散。但庞培能否收获其胜利的充分成果,似乎仍旧完全操在他自己手上。

庞培的作战前景 西庇阿和卡尔维努斯

这要靠庞培来采取攻势,而他也决心这样做。他有三种方式可以取得胜利的成果。一、最简单的一条,攻击败军,后者若已撤退,追击之。二、庞培可以让恺撒与其最精锐部队留于希腊,自己亲率主力军至意大利(他早有如此之准备);意大利无疑是普遍倾向共和的,而恺撒的军队在精锐与统帅俱往希腊以后,已无足轻重。三、他可以转向内陆,跟梅特鲁斯·西庇阿的各军团会师,将恺撒留驻于内地的军队一网打尽。恺撒的这批内陆部队,在从意大利来的第二支护航部队到达之后,立即派遣了强大的分遣队,前往埃托利亚与色萨利征集军援,并命令格奈乌斯·多米提乌斯·卡尔维努斯属下的两个军团沿艾格拉提亚大道向马其顿前进,拦截从帖撒罗尼迦沿同一道路前进的西庇阿部,如可能,并击溃之。

卡尔维努斯与西庇阿在相距仅数英里之际,西庇阿部突然转向南方。然后,快速渡过哈利亚克蒙,把他的包袱交给马库斯·法沃尼乌斯,自己率精兵穿入色萨利,攻击鲁西乌斯·卡西乌斯·隆吉努斯所率的恺撒新兵部队,意在征服此乡野地区。然隆吉努斯越过山区退入安布拉基亚方向,与恺撒派往埃托利亚的格奈乌斯·卡尔维西乌斯·撒比努斯部队会合;于是西庇阿只得派其色雷斯骑兵追击,因为他留在哈利亚克蒙的预备部队也遭到卡尔维努斯吞噬的危险。因此,卡尔维努斯与西庇阿便在哈利亚克蒙扎营对峙,颇有一段时间。

恺撒从底耳哈琴撤至色萨利

庞培可以在这些计划之间做一选择,而恺撒则无选择可言。在底耳哈琴失利之后,他退往阿波罗尼亚,而庞培随之。从底耳哈琴到阿波罗尼亚道路险阻,被数条河流切断,在败军而言,撤退极为艰困,何况后有追兵。但将军的善于统率及士气的不泄,使庞培在四天追逐之后不得不予放弃。现在,他必须在远征与深入内陆之间做一选择。前者看似有利,而赞成者亦众,但庞培却不愿放弃西庇阿的部队,尤其因为他希望这次将卡尔维努斯的部队一举歼灭。

此时,卡尔维努斯部队在艾格拉提亚路上,位置在庞培与西庇阿之间的赫拉克里亚·林塞斯蒂斯,距恺撒较远,距庞培大军较近。再者,他可能并不知道底耳哈琴的败仗和他自己的危险处境,因为自从恺撒败后,整个乡野之地尽数倒向庞培,恺撒的使者可能到处遭受逮捕。直至敌军主力已到达几小时之内的距离,卡尔维努斯才由敌军的前哨得知实况。他急向南转,开向色萨利,才免除了迫在眉睫的毁灭,而庞培也只得以解救西庇阿的危急为足。

同时,恺撒则未受损伤地抵达阿波罗尼亚。在底耳哈琴的惨败之后,他下决心从海边移师内陆,以脱离敌人舰队的势力,因为他原先的失败最终的原因便是舰队;前往阿波罗尼亚,只是为了把受伤战士置于安全处所,并发军饷,因为他的补给站在此。之后,他向色萨利进军,在阿波罗尼亚、奥里库姆与利苏斯留下卫戍部队。卡尔维努斯部则也启程前往色萨利,此处恺撒也比较易于同来自意大利由昆图斯·科尼菲西乌斯所率领的两个增援军团会合。这一次,科尼菲西乌斯的部队是从伊利里亚越陆路而来。

恺撒艰困通过阿乌斯山谷,越过横隔伊庇鲁斯与色萨利的山脉,到达佩涅奥斯。卡尔维努斯也赶往此地,因之两军由最短、最不暴露的路线会师于佩涅奥斯河源头不远的埃吉尼乌姆。两军会师后抵达的第一座色萨利城镇将城门关起,但猛攻之下不久陷落,惨遭劫掠,其他色萨利城镇望风而降。经过如此数度进军及争战,再加上该地区军需品的供应——虽然不甚充分——过去的惨败才逐渐淡忘。

如此,庞培在底耳哈琴的胜利并未得到多大成果。他指挥不灵的陆军与为数颇多的骑兵竟未能追歼遁入山区的薄弱敌军,恺撒与卡尔维努斯两部均脱险而会师于色萨利。如果庞培现在直驱意大利或许更佳,因为此处的成功几乎无可置疑。然派往西西里与意大利的却只有一支分遣舰队。在联盟营地中,已将底耳哈琴的战役视为完全胜利,以致认为只需搜捕败军即可。他们原先的过分谨慎现在随之以不当的骄忽。他们忘记,严格说来,在追击上他们是失败的。在色萨利他们将必须与重新整备的敌军遭遇;离开海岸,放弃舰队的支持,追踪敌人至后者所选择的战场,乃是大险。但庞培不计一切要与恺撒一战,以尽快、尽方便的途径将他俘虏。加图指挥底耳哈琴的十八队步兵队及科西拉之战的三百艘战船。庞培与西庇阿则由不同路线至佩涅奥斯河下游,于拉里萨相会。

双方在法萨罗的军队

拉里萨之南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有佩涅奥斯河的支流厄尼普斯河横切;恺撒的部队扎营在此支流左岸,接近法萨罗镇的地方,庞培则在右岸的缓坡上。庞培的部队已悉数会聚,而恺撒则尚有将近四个军团未曾抵达,即在希腊由昆图斯·孚菲乌斯·卡列努斯率领的将近两个军团和在科尼菲西乌斯统率下正从意大利经伊利里亚赶来的两个军团。庞培部队有十一个军团(计四万七千人),骑兵七千;是恺撒步兵的两倍,骑兵的七倍。恺撒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八个军团的总数,可以执兵器作战者不超过两万两千人——仅及正常人数的一半。庞培的胜利军,有无以数计的马匹,充足的供应,恺撒的则维生困难,唯一的期望是收成季节的来临。庞培的军队,在上次战役中尝过了胜利的滋味,对他们的领袖又具有信心,乃处于最佳心境下。

各方面的情势都有利于庞培尽速发动决战,因为他们现在已在色萨利与恺撒对峙;绅士军官等人久居国外的不耐无疑在战事会议中使速战之议占绝对优势。这些大人物已认为他们的胜利是不争之事。他们业已在辩论恺撒的任期之事了,业已发信回罗马,在广场附近租房屋以备下次的选举。当庞培犹豫不渡那介于两军之间,而恺撒因兵弱不敢渡过的溪流时,群情为之鼎沸。传言谓,庞培之所以拖延,只是为了把阿伽门农的角色扮得更久一些,以享受统领那么多执政官级人物的乐趣。

庞培让步,本以为没有战况的恺撒,正计划攻击敌人侧翼,并为此要向斯柯屠沙前进。但当他看出庞培要准备发动之际,他也布阵以待了。

法萨罗之战

如此,法萨罗之战发生于公元前48年8月9日,战场几乎就在一百五十年前击败马其顿的菲利普之处,而那一次战争奠定了罗马对东方的统治权。庞培将右翼置于厄尼普斯河边,恺撒则将其左冀置于河前的起伏地。其他两翼则置于平野,一方以骑兵掩护,另一方则以轻武装部队。庞培的计划是以步兵做防卫攻势,而以骑兵击溃敌军弱势骑兵与轻甲步兵之混编,再于背后攻取恺撒左冀。庞培的步兵交兵之下甚为勇猛,撑起初局。拉比努斯的骑兵虽遭勇猛抵抗,但甚短暂,即驱散恺撒骑兵,将兵力转向左方,准备攻击步兵。

但恺撒预料到骑兵的败退,在后部以两千最精锐步兵支撑。当敌人骑兵追赶恺撒骑兵之际,突遭精锐步兵勇猛无畏的攻击,阵势大乱,全速逃离战场。恺撒步兵乘胜粉碎敌军现已无防卫之箭手,然后冲向庞培左翼,开始攻击。这时,恺撒的预备部队全线进攻。庞培精英部队的败北不但使敌方士气大振,也使本军士气崩溃,将军尤甚。一向不信任自己步兵的庞培,现见自己骑兵奔散,不待恺撒全面攻势之结果,即骑返营地。他的军团也随之动摇,未久即渡河回营,而撤退之际遭受严重损失。

庞培溃逃

如此,该日之战大败,许多强兵勇将伤亡,但庞培的军旅本质上并未受损,他的处境比底耳哈琴之役败退的恺撒还安全得多多。但恺撒与庞培不同。恺撒知道运气喜欢在某些时刻撤退,为的是要你以坚持的努力再把它重新召回,但庞培却认为运气是有恒的女神,而一旦女神撤退,他就陷于绝望。在逆境下,恺撒的恢宏天性只会变得更为强大;而庞培的卑小灵魂则在相同的压力下沉入沮丧的深渊。塞多留之役,庞培就曾在优势敌军之下意欲弃职而逃,这一次,当他看到自己的军团渡河而退时亦复如是,他把将军的绶带一抛,寻捷径骑奔海岸。

他挫败而失去领袖的部队——因为庞培虽承认西庇阿跟他一样有最高指挥权,却只徒有总司令之名而已——冀望在营区的墙后寻得庇护,但恺撒不予喘息机会。罗马与色雷斯军营的抵抗固然顽强,不久即遭击溃,敌军被迫撤至营地背后高地。他们意图沿此等小山至拉里萨,但恺撒部队既不顾战利品又不顾疲乏,由更佳途径抢至平原,切断逃军退路。事实上,当晚在庞培部已停止前进后,追击者竟仍有余力布下壕沟防线,将他们与附近唯一的水域切断。

法萨罗这一日的战役于此告终。敌军不仅败退,而且被消灭了;伤亡于战场上的敌军约一万五千人,而恺撒却只折兵两百。仍聚在一起的庞培部,总计仍近两万,于第二天早晨投降。只有孤立的几单位(不错,包括一些最著名的军官)逃往山区,十一支敌军鹰旗中有九支交到恺撒手中。当日仍告诚本军要切记敌军为同胞兄弟的恺撒,当然未像毕布路斯与拉比努斯那样对待俘虏;然则他现在认为必须采取某些严厉措施。一般士兵编入军旅,阶级略高者处以罚款或充公其物品,而被俘的元老和著名军官,则除少数外,处以死刑。宽厚态度的时期已过,内战越久,越翻脸无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