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喋血夜!
凶手虽然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但身份不难猜,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秦王的手笔。
赵昭丝毫不虚伪,大方承认了自己这个有些残暴的手段。
一次皇位更迭的兵变,想要不流血很难。
唯一成功的范例,或许就是大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那晚就死了禁军侍卫司韩通一个人,堪称经典。
明面上确实如此,可暗地里有没有再死人呢?有多少?这样做的效果真的好吗?
陈桥兵变之后,大宋先后经历了李筠与李重进两次叛乱的冲击,赵匡胤是在经历杯酒之兵权之后才彻底掌控了局势。
赵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效仿太祖皇帝的手段,来什么和平演变。
辽国大军已经南下,河北路的防线已经开始告急。若是汴京的大事不能很快解决,只怕要被辽国人有机可趁了。
这是赵昭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毫无疑问,必须战决。
再者,而今的局面与陈桥兵变情形完全不同。陈桥兵变之夜,有石守信和王审琦为内应,大军可以从容进城。
但是现在,赵铮却没有内应,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制造内应。
果然,喋血一夜之后,汴京的官员和将领都有些害怕了。因为死的这些都是太后与扬王的忠实拥护者。
秦王这是再用铁血的手段告诉所有人,如果谁继续支持高滔滔,那么下一桩灭门惨案就会生在他身上。
或许有人会觉得秦王残暴。但在皇位争夺战面前。哪里有仁慈可言?秦王在汴京的根基到底比较浅。若非铁血手段的,根本起不到震慑的效果。
赵昭不仅要为破汴京考虑,更要为以后的大局考虑。将来想要坐稳江山,必定要清理一部分人,将来哪里有如今这般方便呢?到时候都是自己的臣子,清理起来有损帝王的圣德。倒不如现在这般来的方便,腾出来一些位置,正好留给将来的从龙之臣。
而今两军对阵。清除对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震慑守将的同时,也是告诉所有人,秦王也有的辣手的一面,好树立秦王的威势,让人敬畏。
当然了,对于普通的百姓也是要有交代的。赵昭不想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留下污点,于是乎对外公布了所有死者的罪行。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与高滔滔和赵顼在一起同流合污的,能有几个清白的?
三十七个死者,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十恶不赦之罪。属于死有余辜的类型。虽然处于灭门这种行为,还是颇有微词。但毕竟不利的声音已经小了很多。
真正惊恐的是那些与高滔滔和赵颢有关系的官员,抑或是还在为他们效力的将领。
他们真的有些害怕了。
秦王的手段太厉害,一晚上可以悄无声息地干掉好几百口人,证明秦王在汴京城中有着极为强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会威胁到城防的安全,更会威胁到自己的性命。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警告。如果有人执迷不悟,说不定被灭门的就是自己了。
加强保护?
刺客可是防不胜防的,有几个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有人或许报了必死之心,报效太后和扬王,但多少也得考虑家人的安全。总不能为了自己的之愚忠,搭上父母妻儿的性命吧?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如今的忠是愚忠,代价却是不孝,该如何选择似乎不用多说。
有很人多已经开始动心了!
再者就是太后与扬王已经彻底让人失望了,虽说是六皇子继位,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是女主临朝啊!
自从有了武则天的先例,历代的文人世子就对此比较敏感,不愿意看到牝鸡司晨的局面。
有时候即便要容忍,也是有底线的。
比如仁宗早年时,朝政就是太后刘娥来掌管的,但刘太后还是让人比较信服的,甚至仁宗皇帝本人都颇多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