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倦当时完全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在吃瓜,她混得圈子可太多了,主打一个只要博爱,塌的房子永远砸不到她。
分手的消息出来时,她吃瓜吃得不亦乐乎,当时虽然有很多人声讨一条酥鱼,但沈倦在网络上什么也没发表。
她一向遵守“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准则。
除了私底下感叹一句“曾经那么甜蜜美好的两个人,如今却闹到这般下场,世界上果然不存在完美的爱情啊”之外,对这场闹剧,沈倦看过之后就没有再投注更多的关注。
时隔多年,沈倦没想到能和当年的事件人之一住到一起,还成了朋友。
眼下他却正面临着不逊于当年的一场网暴。
此时沈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了。
她想帮忙,想做点什么。
细细地剖解当年的事件,如果沈倦没记错,音月月是在“酥皮月饼”火起来之后,粉丝才越来越多,更是在分手风波过后,一跃成为声流一线声优,以前顶多只是个二线。
众所周知,在一件事情中最终的既得利益者,或者获利最大的那一方,往往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沈倦不相信音月月是无辜的。
沈倦翻出当年音月月发布的那篇小作文——其实相当好翻,因为“酥皮月饼”时隔多年,又再一次被顶上了热搜,虽然热搜位置不高,但也收获了大量关注。
她认真细致的解读了小作文,发现其中很多语句的表述都模棱两可,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意思的解读。
这是一种公关常用的话术技巧。
沈倦摸到音月月的微博,循着时间线往前扒。
分手之后的微博,也就是在酥鱼遭受网暴期间,音月月发布了多条伤春悲秋的微文。
沈倦不相信她不知道酥鱼正在遭受什么。
文案通常都是什么“花儿谢了,幸福美好也同它一道埋进土里”,配图是一张樱花雨的图片。
还有什么“心里在下雨,心外也在下雨”,配图是一张沾满雨滴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模糊的街景。
之类的。
总之她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发一条,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分手了,很难过。
评论里粉丝都在安慰:
【抱抱,他那样的人根本不值得。】
【宝贝,你值得更好的。】
【不难过不难过,没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
【不如选我,至少我的心里眼里都是你……】
【谁一辈子没遇到过一个渣男啊,不哭不哭。】
【……】
沈倦看得满头黑线,这白莲花的茶味都要溢出屏幕了好么!
还不哭不哭,您家主子坐在屏幕后面怕是脸都要笑烂了。
沈倦把自已得到的信息整理一番,把目前尚且存有的疑问列了一个表格。
她准备回头拿着表格上的问题,去审问苏执玙。
既然他不肯主动说,那她就主动去问喽!
一个人即使口碑再好,也得不到所有网民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