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词三百首百度百科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①。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②。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③。少年有意伏中行④。馘名王⑤。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⑥,空怅望,过维扬⑦。

【注释】

①这三句是作者经过扬州时,但见平沙浅草,征途茫茫,而这条北通中原的大路又经过了多少次战事,经历了几度兴亡。

②这两句是写夜间听到涛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骨:指人的气骨节操。

③谩:徒然。这三句是徒然悲叹千古以来的英雄亦难以建成功业。

④伏:佩服。中行:原为春秋时晋国六卿(将军)之一。这里泛指军官。

⑤馘(gu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计功。这句是指杀死敌人的统帅。

⑥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这句是说自己想要上书但又恨离朝廷太远,只好作罢。

⑦维扬:即扬州。

【简说】

作者写了好几首在扬州、镇江一带怀古伤今的词作,其中或夸扬州的壮丽、或叹故土沦丧。本词上片先写兴亡之感,再为古来英雄的遭遇发出慨叹。下片抒写自己少年时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如今路经扬州,回首前尘,不胜怅恨之至。

清平乐

瓜州渡口①。恰恰城如斗②: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③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④。更愿诸公著意,休教⑤忘了中原。

【注释】

①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县南。州,或作“洲”。

②城如斗。:指城形如北半。

③玉关:泛指边塞。

④这两句是说瓜州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

⑤休教:休要,不要。

【简说】

瓜州渡,是长江北岸的渡口,据此可以渡江宜抵镇江。南宋时,这里是金兵南侵的冲要之地。所以,这个“乱絮飞钱”的南方小镇,如今已成了从前的边塞玉门关。接着说瓜州南控金山,形势十分重要,提醒朝廷诸公加意经营,不要忘了中原地区。吴潜(二首)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德清(今浙江县名)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后被劾贬化州团练使(州军事长官),死于循州(广东惠阳县)。他与姜白石,吴文英等词人都有交往。他的词写得风致翩翩,但亦很注重内容,在不少词中都吐露出忧国之思。有《履斋诗余》。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①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②。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③。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④。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⑤。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⑥。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⑦。

【注释】

①李御带珙:李珙字开拍,吴郡人,官国子司业,有《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御带:官名。

②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表宫殿朝堂。翩然:即飘然。这两句是问李珙为何离开朝廷,飘然引退。

③这两句写李珙将过着江上烟波、与鸥鹭作伴的隐居生涯。

④这两句写空有报国之心而不能实现,虽怀济时奇策而无处吐露。

⑤垂虹亭:在吴江(今江苏吴江县)。《吴郡图经缕志(中)》。“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尝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非虚语也。”这里是泛指。鲈堪煮、指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起想到吴中的菰菜、鲈鱼脍等,就弃官回到松江。这两句是说在桥亭之下系住小舟,煮鲈鱼脍,过着逍遥的生活。

⑨浑:全。冉冉:慢慢地。如许:如此,这样。这两句是说世事都未了结,而岁月如流,人亦垂老。

⑦这两句是说举头问天,天亦无语,即是说自己的感慨无人理解。

【简说】

本词是借送客抒发感慨,客人由于一心想要济时报国而不可得,因此只能远去江湖。然而世事未了,退隐亦非长策,“欲归无处”、“问天无语”,写出了主、客两人所共有的心情。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①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②,透岩穿岭③。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④。山之下,江流永⑤。江之外,淮山暝⑥。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⑦。勾蠡规模非浅近⑧,石苻事业真俄顷⑨。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⑩。

【注释】

①齐山:在今安徽贵池县东。绣春台:在齐山顶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