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局面却是唐康、李浩所未曾料到的。二人仍然低估了萧阿鲁带统军的能
力,都以为辽军遭逢大挫,阵伍混乱,又是背水而阵,他们趁势纵兵击之,取胜易
如反掌。就算万一不胜,一击不中,便率军远走,只要不让萧阿鲁带主力渡河,拖
到他断粮之时,他们也能胜券在握。此时二人也不知道,耶律信与萧岚已经突破永
静军的黄河防线,只要晚得一日,萧阿鲁带便能与永静军之辽军呼应,别说拖到萧
阿鲁带断粮,只怕打蛇不死,反要遭蛇咬。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辽军虽然军心浮动,但晓胜军却也未能一鼓而破之。不仅
如此,宋军反而被渐渐稳住阵脚的辽军给缠上了,不得不就在此地,与辽军一决胜
负。
幸好晓胜军也是宋朝有数的精锐,唐康又颇有股子狠劲,李浩数度萌十退意-
都妙唐康拒绝。双方的战斗从中午开始,一直打到黄昏,两边都是人疲马乏,但谁
也不肯先行败退。
便在这个时候,交战的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宋军突然自南边杀出一支生力军
来,加入到战局当中。若是平日,辽军兵力虽然略占劣势,但以宫分军之精锐,尚
不至大败。但此时,早a疹斋不堪的辽军却立时变得人心惶惶,自萧阿鲁带以下
个个都以为是中了宋军的算计,以为宋军早已埋伏了这么一支人马,先耗尽他们的
体力,然后以此生力军一举歼灭他们。结果,宋军这支生力军一到,辽军稍一接
触,便告溃败,萧阿鲁带仅率数百骑突围而去。其余人马,更无战意,逃的逃,降
的降,宋军此战,斩数百级,投降的辽军近两千人,宋军仅俘获马匹,便多达五
千余匹。而先已率军渡河的高革,在黄河东岸,隔着一条黄河,只能眼睁睁看着萧
阿鲁带全军覆没,没有半点办法。最后亦只得率领渡过黄河的千余骑人马离去,自
寻出路。
这一场大胜,虽是唐康、李浩谋划已久的结果,但是最后能取得关键性的胜
利,却还是因为突然杀出来的那支生力军。那是何畏之率领的三千马军—何畏之
原本早就奉命前来冀州,但在半路之上,又接到石越的手令,原来北京都总管府孙
路此前也曾奉枢府之令,一面自流民中招募勇壮,同时自河北大名府防线以南诸州
征调豪健
视检,以此组建厢军。孙路倒的确是个能吏,到七月份时,他便已在大名
府创建了一支马步军共万余人马的厢军,并得皇帝赐号“镇北军”。因皇帝赐号诏
书中,有希望见到“镇北军”参加实战建功立业之语,孙路又自知他坐守大名府
难以立功,便一心想要“镇北军”有所建树,以讨得皇帝欢心,因此他便借着这几
句诏令,在宣台之中,竭力游说石藏;}镇北军先往冀州,协助作战。石越禁不住他
每日水磨硬泡,加之他与小皇帝关系本就有些紧张,又担心朝中有人借此挑拨,最
后终于让步,与王厚商量之后,干脆决定将这镇北军调拨何畏之指挥。何畏之也自
觉光杆将军上任,他又天唐康、仁多保忠那样的背景,便是到了冀州、永静,也担
心为诸将所轻,便决定在半路等待镇北军的三千骑兵赶到之后,方才一同前来冀
州。他耽搁这数日,错过了许多事情,却也正好赶卜唐康、李浩与萧阿鲁带在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