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书院,四周绿树成荫,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书院的大门朱红漆色,彰显着庄重与威严,门楣之上高悬的匾额,刻着“大秦书院”四个大字,笔力苍劲,尽显不凡。
踏入书院,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路旁的花圃中,各色花朵竞相绽放,馥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给这满是书卷气的地方增添了几分雅致。
此刻,韩良带着嬴政和李斯,缓缓步入这大秦书院。
嬴政身着一袭黑色锦袍,上面用金线绣着精致的花纹,头戴冕旒,冕旒下的面容透着英气与威严,眼神中满是对这即将开启之事的期待,他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这片土地都因他的到来而更显凝重。
李斯则恭敬地跟在嬴政身后,一袭素色长袍,头戴高冠,面容清瘦,目光中透着精明与谨慎,手中还捧着几卷竹简,那是他们此次前来准备参照研讨之物。
韩良一脸笑意,时不时转头看向嬴政,说道:“王上,今日带您来此,定能让您看到一番别样的景象,这学说之事,在这大秦书院,有夫子和师兄们相助,必能成一番大气候。”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轻声回应道:“但愿如此,此事关乎大秦未来,不容有失。”
来到书院的正堂,荀子和韩非早已等候在此。
荀子依旧是那副严肃的模样,目光落在韩良身上时,微微皱眉,开口道:“小兔崽子,你可算是来了,让为师等了许久啊。”
说罢,捋了捋自已花白的胡须,眼神中虽有责备,却也透着几分慈爱。
韩良赶忙上前,赔着笑说道:“夫子,这不是有要事耽搁了嘛,您瞧,我把王上和师兄都带来了呀。”
说着,侧身让嬴政和李斯上前见礼。
嬴政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道:“荀卿快快免礼,此番前来,望夫子能在这学说创立一事上多多指点。”
荀子赶忙回礼,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后笑着说道:“王上客气了,既是关乎大秦之事,老夫自当尽力。”
韩非也走上前来,与李斯相互见礼后,看向嬴政道:“王上,今日咱们齐聚于此,便是要梳理先贤文章,为这以您为核心的新学说奠基,还请秦王先入座。”
众人纷纷就座,案几上早已摆放好了各类典籍。
荀子率先开口,拿起一卷竹简,说道:“要创立这新学说,需先从过往的经典中汲取精华,这《抡语》,蕴含着诸多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道理,虽出自鲁国,但其思想深邃,咱们可从中借鉴一二,不过,也需加以改变,使其契合我大秦的国情与当下的时势。”
说罢,便将竹简递给了韩非。
韩非接过竹简,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看向众人说道:“夫子所言极是,这《抡语》中讲‘仁’,咱们可将其与我大秦的尚武精神相结合,让大秦之人既有着仁爱之心,关怀百姓,又有着勇武之气,保家卫国,如此一来,便能塑造出既尚文又崇武的大秦风范。”
韩非一边说着,一边目光炯炯,神情专注,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新学说传播开来后大秦的新面貌。
李斯在一旁点头称是,补充道:“韩非说得有理,咱们还可将王上的治国理念融入其中,强调以秦王为核心,如这天下一统之念,本就是秦王心怀的宏图大志,让百姓明白,唯有在秦王的引领下,天下才能结束纷争,走向太平,这也能让这学说更具凝聚力。”
嬴政听着众人的讨论,微微露出笑容,说道:“诸位所言甚是,这大秦的学说,既要传承先贤智慧,又要凸显我大秦的独特之处,更要让百姓认同本王的统治,如此,方能稳固我大秦根基,利于长久发展。”
嬴政说罢,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自信,那是对大秦未来的笃定。
荀子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后说道:“那咱们便开始梳理这《论语》吧,逐句分析,看看哪些该保留,哪些需改动,如何融入咱们的新思想。”
众人纷纷应和,便开始埋头研读起来。堂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竹简翻动的声响,以及偶尔有人低声的讨论。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映照出他们专注的神情,那光影仿佛也在参与着这场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过了许久,荀子看着众人,说道:“诸位,老夫觉得这‘君子不器’一句,原是说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咱们可借此引申,说大秦子民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才能,既要习文,懂得礼仪道德、治国之法,又要练武,强身健体,保卫家国,如此一来,便契合了咱们既尚文又崇武的理念,你们觉得如何?”
韩非眼睛一亮,拍手道:“夫子高见啊!如此解读,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正合咱们心意。”
韩良也笑着点头,说道:“夫子果然厉害,这一改,立马就不一样了,王上,你觉得呢?”
嬴政微微点头,赞许道:“甚好,这般改动,通俗易懂,又能让百姓明白大秦对他们的期许,不错。”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对《论语》中的语句进行分析、修改,将大秦的价值观、秦王的治国理念一点点融入其中。
待到夕阳西下,余晖将书院染成了橙红色,整个书院仿佛笼罩在一层梦幻的光晕之中。
荀子看着整理好的一些内容,对嬴政说道:“王上,今日咱们只是开了个头,不过也算颇有成效,接下来,老夫会与韩非、韩良、李斯他们继续完善这学说,待成熟之后,便可在大秦境内宣扬开来,让百姓都能知晓这以您为核心的新儒家思想。”
嬴政站起身来,拱手道:“寡人期待着这学说早日成形,造福我大秦子民。”
韩良也是对着众人说道:“王上,还有老头子,师兄,这王上应当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将王上和天地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