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南阳郡。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秦国灭韩战略布局正在推进着。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关中的粮仓缓缓出发。
打头阵的是身披厚重铠甲的秦军精锐,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中紧握长矛,威风凛凛地护卫着粮队。随后,一辆辆满载粮食的牛车鱼贯而行,车身被压得微微下沉,车轮在黄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每头牛都健壮有力,在赶车人的吆喝声中,稳步前行。牛车上,用厚实的麻布严密遮盖着一袋袋粮食,以防风雨侵蚀。
队伍中,旗帜随风烈烈作响,黑色的旗帜上绣着醒目的秦字,彰显着秦国的威严。赶车的民夫们,身着粗布麻衣,脸上带着质朴与坚毅,他们有的手持鞭子,轻拍牛背,有的相互交谈,传递着前行的指令。
当队伍行至武关,巍峨的关隘耸立眼前,犹如一头巨兽守护着秦国的门户。士兵们仔细检查着每一辆车,确保粮食安全无误后,才放行通过。
出了武关,地势逐渐变得开阔,道路两旁的景色也愈发葱郁。队伍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向着南阳进发。一路上,扬起的尘土久久不散,仿佛在诉说着秦国的崛起与奋进。
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粮队远远地望见了南阳的城郭,一场关乎秦国命运的粮食搬运行动,即将画上阶段性的句号。
。。。。。。
秦国如此之大的举动,自然难以逃过身在新郑的韩王安的耳目。
尤其是当得知秦国的兵马正在大规模地调遣时,韩王安顿感如坠冰窖、不寒而栗。
难道说,这强大的秦国真的要对韩国动武了不成?想到此处,韩王安不禁心中自问:莫非自已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
惊慌失措之下,韩王安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召见自已的丞相崔明。
此刻的韩王殿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酒气。只见韩王安正懒洋洋地靠在一名美姬的大腿之上,身躯半躺,显得极为慵懒。
听到脚步声渐近,韩王安微微抬眼,对着走进殿中的崔明挥了挥手道:“卿来了啊,快快平身罢。”
崔明抬头望向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君主,如今却变得这般自暴自弃,心中不由得长叹一声。
自从上次自已归来后,韩王安便如同失去了灵魂一般,再也不见昔日那股子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儿了。
待崔明起身站稳后,韩王安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缓缓从美人腿上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爱卿啊,此次朕召你来,乃是因为得到消息,那残暴不仁的秦国即将发兵攻打我大韩啦!”
“嘶!!!”
崔明一听,倒吸一口凉气,这秦国怎么说来就来啊。
“王上,这消息可靠吗?不是去年才签订了齐国互不攻伐的盟约吗?现在这才刚刚过了一年啊!”
韩王安也是叹了一口气:“是啊!秦王不讲信誉,说好的三年呢!才过了一年啊!卿,现在寡人该当如何?
据前方传来情报,现在秦国已经在往南阳运送粮草,而且秦国的关中秦军也是频繁调动。”
崔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秦国竟然真的要对韩国动兵了。他眉头紧锁,眼神凝重地看向韩王安,说道:“王上啊,这暴秦实在是来得突然,令人猝不及防,但王上万不可因此而自乱阵脚、自暴自弃呀!如今咱们大韩虽面临强敌压境之危局,但尚未到山穷水尽之地步,咱们仍握有底牌,尚有一战之力,未必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