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悠悠故乡情作文 > 02(第1页)

02(第1页)

报丧。派出多路人员,采取各种方式,通知老人在外工作的儿女,通知逝者的主要亲属。在农村,报丧是大事情,十万火急,风雨无阻,需要派人亲自上门告知,不能托人带话,否则就是对逝者的不尊不敬。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们在得知报丧信息后,立即身穿孝服,十万火急地奔丧吊唁。老家农村人常常用“你那么着急是去奔丧呀”,来形容丧葬大事的着急紧迫。

打墓。是丧葬礼仪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关系到老人三五天后的最终归宿。在阴阳先生确定墓穴位置后,把同一个门族年轻力壮的人都组织起来,加班打墓。由于事情紧急,打墓也是风雨不避。墓穴有固定尺寸,挖好后要掏墓穴,家庭情况好点的要修“砖箍墓”,墓门两侧写上“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为老人日后在地下提供一个整洁安逸的居所。

入殓。老人去世停放一天后,除去特殊情况(如子女在外工作没有及时赶回),都要及时入殓。入殓时,去世老人是父亲的,一般门族主事的长者要在场,是母亲的,娘家要有人在场,铺好事先准备好的被褥。遗体入殓,摆放陪葬物品,包括石膏做的童男童女,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男的还可以摆放烟酒茶具和柏叶等,女的摆放梳子镜子柏叶等。一切放置停当,孝子们要围上来瞻仰老人遗容,与老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在一片痛哭流涕声中加盖封棺。

守孝。老人去世后,一般在家要停放三至五天,情况特殊的可适当延长。这个时间就是守孝期,孝子们每天要守灵,早晚要哭灵,去世当天亲戚和村子里的街坊四邻都要前来吊唁、烧纸,孝子们要在灵柩前跪拜、痛哭,凄凄婉婉,寸断肝肠。特别是安葬前的一天,亲戚朋友都要如约前来吊丧,送挽幛、花圈、铭旌、纸幛等,孝子们要组织迎亲。当天晚上,孝子要通宵守灵,彻夜不眠,焚香烧纸,灯火不灭。

迎客。安葬前一天的迎客是葬礼的最高潮,场面宏大。这一天,新亲戚、老亲戚、多年不走动的远房亲戚都会来,哪怕是老人孙子刚定下未过门的孙媳妇和孙女刚找下未结婚的孙女婿也要来。从上午9点左右开始,孝子的任务就是组织迎客。亲戚客人来了,由两个执事的人抬着礼桌走在前面,孝子身着孝服、手拄孝棍,低头列队一个个跟在后面,在唢呐手的一路吹奏下,一同去村口迎客。客人到了,在礼桌前先站立祭奠,点三炷香插在礼桌上的香炉里,倒盅酒举过头洒在地上,双手在胸前搭成作揖状停在半空,这时候孝子们要还答谢礼,三跪三拜。而后客人在前面走,孝子们在后面跟,在唢呐手的吹奏中,一直走到灵堂前,孝子归位跪下,亲戚客人们烧纸、三跪九拜,哭后离开。这时候孝子要一起磕头跪拜,陪同哭丧。未过门的孙媳妇和没结婚的孙女婿,跪拜后要搭红,一般搭两条红布或者红被面,从两个肩上斜着交叉系在身上。

迎接客人必须是一家一迎,客人来时多献礼馍,如果还带着食摞、献盘、花圈、纸兜、铭旌,要一样一迎。特别是迎接去世老人舅家人或娘家人时礼仪最为隆重,孝子孝女要一齐上阵,分别站立两边,一起迎客。出出进进,一直到亲戚客人全部到齐为止。

暖丧。老家农村有个习俗,注重给去世老人暖丧。临安埋的前一天晚上,主家要在院子里摆几张桌子,桌子上围满了打扑克牌、打麻将、掀花花的人,就连屋里炕上都会摆几桌,让亲戚朋友和村子里的人无拘无束地进行娱乐活动。老家农村人把这项活动叫“暖丧”,意思是老人第二天就要安埋,为了不让老人走得寂寞,晚上让亲朋好友、街坊四邻以“暖丧”的方式在家里陪老人最后一个晚上,送的是孝心,图的是热闹。

暖丧的时候,主家要早早地安置好桌子,摆上扑克、纸牌、麻将,派人在一旁逢人散烟,端茶倒水,一直玩到后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安埋。这是丧葬礼仪中最经典的一幕,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去世老人的灵柩在村子里父老乡亲们的护送下,讲究八抬,男孝子头戴纸糊的孝冠,女孝子头缠长长的孝布,孝子们身穿长长的孝服,腰上系上麻丝,鞋面用白布裹上,手拄缠着一圈圈白纸的孝棍,负责牵灵拉纤。在凄凄婉婉的痛哭流涕声中,在亲戚朋友的护送下,在村子里大人娃娃的追随下,在唢呐手悲催悠扬的哀乐声中,孝子孝孙们一直把灵柩护送到墓地。路上经过十字路口要摔孝盆,到了墓地要围着墓穴转一圈,然后在孝子孝孙们痛哭流涕声中把灵柩缓缓下葬,让老人入土为安。

最后在墓穴上攒起墓堆,标志着隆重的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丧葬礼仪的禁忌与讲究

在老家农村,老人去世后的丧葬礼仪中有许多禁忌与讲究,应该说,大多数禁忌与讲究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割寿材。在老家农村,人们把做棺材叫割寿材。通常都是提前割,早早地预备好木料,扯成板,架在楼上干几年。老年人一过六十岁,就开始张罗着割寿材。寿材讲究用松木和柏木,松柏四季常青,有万古长青的寓意在里头。老家松木稀缺,大都用柏木。割寿材讲究木料要好,最好是八块板,四寸厚,割好寿材以后,要刷土漆,用秦岭山里的土漆刷。刷漆的遍数越多越好,里面还要涂一层松香,土漆、松香的防腐和密封效果好,有利于遗体长期保存。提前割寿材,一方面表达了老家人对于生老病死的豁达态度,另一方面还有“棺材棺材,升官发财”

的寓意在里头。

做老衣。老衣,就是寿衣,也是提前几年就做好,通常准备五至八件。我离开老家之前,男人的老衣款式是清朝时期的长袍马褂,女人的是清朝时期的上衣下裙。要用最好的布料制作,忌用绫罗绸缎和毛皮,听老人们讲,用“缎”和“毛”,有断子绝孙和来世转投畜生的忌讳。其实质,是当时农村生活困难,绫罗绸缎和毛皮衣服根本做不起,意在提倡节俭。缝制旧式寿衣,说是怕老人升天后老祖宗不认识现代服装,不让逝者认祖归宗。其实质是农村人怀古、怀旧和保守观念的体现。

逝者为尊。在老家农村,人死了不能说死,要说“殁了”“走了”“倒头”“晏驾”或者“无常”,否则就是对逝者不尊不敬。老人去世以后,要及时把老人搬离原来的房间,停放在事先准备的木板床上。小时候农村条件艰苦,有些家庭没有木板床,就把门板卸下来临时停放。同时要给老人脸上苫一张麻纸,给脚下点一盏“长明灯”,一直点到安埋为止。据说撤离原来房间,停放在木板床上有利于老人超度升天。苫麻纸既有不想让人看到老人去世时的苍白面容或者痛苦表情,也有期盼老人复活的愿望在里头,因为老人一旦复活,有了呼吸,透过麻纸就能发现。点长明灯意味着老人百年之后人脉兴旺,万古长青。安埋时在墓穴里要放一个酵面瓦罐,里面插一根葱,寓意后人世世代代睿智聪明,升官发财。

节哀顺变。老人去世以后,儿女们要披麻戴孝,一般举行哀悼活动,对逝者尽最后的孝道。一般要设立灵堂、灵位,遗体至少要停放三天,也是考虑到假死等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男性入殓时必须有门族长辈到场,女性入殓时要有娘家人到场。老家农村埋人不叫埋,叫“安埋”或者“安顿”,有尊崇的意思在里头。孝子围着棺材哭,不能把眼泪掉进棺材里,说是对逝者不好,其实是变相地劝人节哀顺变,不要过度悲伤。送葬回来的路上,要求孝子不能回头看,否则亡灵会跟着回来,其实是劝孝子不要依依不舍,过度悲伤。还有,灵柩下葬以后,摆好位置,要用砖头封闭窑口,最后留下一个小洞洞,点一张纸扔进去再封死,目的是把窑洞里的空气耗尽,让灵柩与外界空气彻底隔绝,有利于灵柩遗体长期保存。

厚葬老人。在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陕西关中经历过周秦汉唐等朝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历代帝王的坟陵遍布关中地区,帝王厚葬的风气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民间的丧葬观念。比如有的地方农村流行童男童女石膏像陪葬的做法,就有当年帝王实行殉葬的影子。丧葬礼仪是人生的最后一个礼仪,人们常常把丧葬礼仪视为给老人尽孝的最后机会,富裕家庭,厚葬比较常见,贫寒家庭,厚葬又体现了一种人生补偿。不少关中老人一生俭朴,省吃俭用,儿女们就对老人去世后的丧葬格外重视。比如棺板尽量要厚,木头质量尽量要好,刷土漆的遍数尽量要多,老衣、寿被都要上等布料,等等。当然,家庭实在贫寒的另当别论。

人生七十古来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关中一个老人能活过七十岁去世,就是喜丧。此时的吹打、祭奠和哭丧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情感宣泄,反倒是一种对逝者生前德行与仁义的宣传展示。老家人在逝者的年龄计算上,通行虚岁,即把逝者生死的两个年头都计算在内。儒家历来倡导“仁者寿”,高寿去世者,主家少有悲痛,通常都要请剧团,唱秦腔,放电影,请经师,大宴宾客,某种程度上是把丧事当喜事办,故称之为“喜丧”。

理智也告诉人们,人死不能复生,老家丧葬文化中“节哀顺变”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维。

内涵丰富的丧葬文化

我从小在老家农村长大,每年村子里都会发生老人去世的事情,老年人的葬礼参加过无数次,耳濡目染,让我有机会对老家农村的丧葬风俗、丧葬礼仪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和了解。

我发现,任何一种风俗习惯,一旦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所接受、所遵循,就会上升和沉淀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广泛认同而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毋庸置疑,孝悌文化是关中丧葬文化的核心内容,丧葬礼仪从始到终都贯穿着“孝悌”二字。

服丧期间,直系旁系晚辈不论男女一律叫“孝子”,“孝子”穿的一身白衣叫“孝服”,“孝子”的“孝服”在守孝期间白天晚上都不能离身。

主家给亲戚朋友散发白布叫“散孝”,亲戚晚辈身穿白色上衣叫“孝衫”,头上戴的白布圈叫作“孝帽”,孝子们头戴用麻纸糊制的帽子叫“孝冠”,手拄缠有一圈一圈白纸的柳棍叫“孝棍”,灵柩前用来烧纸的瓦盆叫“孝盆”。孝子手拄柳棍哭丧是防止悲痛过度,无力行走,借用柳棍支撑。

孝子在孝服腰间系一缕麻,表示伤心欲绝,面容消瘦,衣服松弛,需要用麻系之,核心内容是表达老人去世之后孝子们的悲痛之情。

丧葬礼仪中的许多活动安排,更是直戳孝子们的内心深处,体现了老家农村浓浓的人情味和对老人的思念之情。老人去世以后,孝子要烧“倒头”纸;亲戚朋友前来吊孝、烧纸,孝子要一同哭丧吊唁;从老人去世到安埋,每天一早一晚要“举哀”,“守孝”期间孝子要昼夜“守灵”,等等。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丧葬礼仪中关中人所崇尚的孝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还有,人性感情因素在丧葬礼仪中也有充分体现。比如:从老人去世开始,要“守孝”三到五天;从“安埋”那天起,开始“做七”,从“一七”

到“七七”,连续做四十九天不能间断;随后要做“百日”,接下来要做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三周年做完了,才算服孝期满。此后每年的清明节、寒衣节儿女们要去坟地烧纸磕头,大年三十下午要把老人从坟地“请”回家过年等。所有这些,把儿女们对老人去世以后依依不舍的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老家农村,人们之所以做“三周年”,是因为爹娘从把娃娃生下来到三岁之前,娃娃是在娘的怀抱里长大的,一年到头和娘寸步不离。爹娘去世以后,儿女们通常通过做“三周年”来回报爹娘当年的养育之恩。以上礼仪形式,充分体现了三千年孝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老家的丧葬礼仪中,悌文化也有充分体现。悌文化的核心是长幼有序,老大就是老大,老大再没文化、再没本事,也享有老大待遇,老小社会地位再高,也不能超越礼数。在丧葬礼仪中,老大是主事的,无论是迎亲、施礼、祭拜等,都是老大在前引领,其余依照年龄大小依次排序。出殡前扫墓,必须是老大媳妇亲自去,到了十字路口,必须由老大亲自“摔孝盆”。所有这些环节都在向人们展示上千年“长幼有序”

的风俗习惯和做人做事的原则。

在丧葬礼仪中,值得肯定的还有一点,就是感恩文化。在老家农村,老人安葬礼仪是头等大事,需要得到全村人的支持。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生活条件不好,就连丧葬过程中主家招待宾客使用的碗筷、桌子、凳子、木杠、麻绳都需要从各家各户临时借用,打墓、安葬一类事情更是需要整个门族特别是全村人的帮助。在老家农村,将老人安埋之后,要专门安排一个孝子磕头跪拜乡亲的仪式。孝子们通常提前撤离墓地,回到村口,选择一个参加安埋的乡亲们回家时的必经之地,齐刷刷地跪下来,当参加安葬仪式的村民们扛着铁锨、木杠经过此地时,孝子们要一一磕头跪拜,感谢街坊四邻和村民们的支持帮助。

当年我爹我娘去世后,在安葬仪式结束前,我们家的九个孝子孝孙,就是采取这种跪拜方式,感谢参加安埋爹娘的乡亲们。据说在关中有些地方,孝子们跪拜的仪式选择在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吃饭的地方举行。尽管地点不同,感恩心理、跪拜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相同的。包括家里老人安埋前一天的迎客程序,还有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烧纸吊唁时,孝子们要一起跪拜哭丧,都有一种感恩情结在里头。

相比之下,城市的丧葬仪式非常简单,开一个追悼会,组织一个遗体告别,在亲属陪同下火化遗体,丧葬仪式就算完成。特别是在北京,城市大,人口多,每天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单位、家庭排大队,殡仪馆场地紧张到连开追悼会的时间都没有,丧葬仪式只有简化简化再简化,简化到有的只给参加遗体告别的人每人发一张写有逝者生平和功德的告示,就算替代了追悼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