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第70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1页)

第70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1页)

小兴安岭南麓。

靠山屯。

葫芦谷诊所。

太阳还没有升起,第二遍荒地耕地除草已经开始了,四套马拉翻地犁,十二匹马轮流拉套,扶犁的人累的受不了了,在靠山屯一天一块钱,请四个扶犁高手帮忙。

希望在四月底能够将二百四十亩荒地开垦出来,不耽误五月一号到十号之间播种!

李一帆前几天找时间去哈尔市一周时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但是买回来好大好大的一大堆物品。

有大包小包的药品,上边写着芒硝、硫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胺、亚硫酸钠、碳酸钠等等一大堆。

有杂七杂八的工具类,玻璃温度计、半圆刮刀、酸碱试纸、瓦缸、玻璃量筒、烧杯、天秤……

厚薄不一的各种书籍:皇帝内经,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中医本草经、中医诊断学、中医病理学、中医流行病学、中医药理学……

鞣制好的狍子皮二十张,鹿皮二十张,旱獭皮十张,羊皮十张。

各种面料、辅料十几卷,一台缝纫机,裁缝剪子两把,各色卷线,各色刺绣花线,刺绣花样,绣架,刺绣作品四件,分别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各一件。各种材料大小纽扣、长短拉链、五颜六色的小五金饰品一堆。

这些物品,直接放在已经建设好的第二座房子里面,因为这些东西别的人都不知道干啥用的,叫啥名字,有啥作用!

李一帆今天也休息了,领着三个半大孩子,在新建诊所休息间里,早就开始背诵医学知识。张半仙坐在官帽椅上,八仙桌上泡着一壶茶,冒着微微白气,茶香却飘满房间。

靠墙一块木板上,粉笔写着汤头歌诀四君子汤。

李一帆站在木板前,用一根木棍,点着木板上的字,在扭头看看自己的三个师弟师妹,高声朗诵:“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旁边站着的三个半大孩子,也跟着念道:“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李一帆要求张半仙,以后看病全部都不要钱了,诊所休息间放一个大筐,里面捯上半筐苞米,传出去话去,张半仙这里今后看病全部不要钱了,谁来看病拿一点苞米就行。毕竟医生也是人,也要吃饭的。

不过也不强求,你不拿苞米来也给你看病,但是可以给你处方,不给免费的药了,因为药是拿钱买来的。是有成本费用的!

这样张半仙就改变惨淡经营的艰苦局面了。现在,徐四海自顾不暇,自己都老老实实、颤颤巍巍地生活着,领工资度日,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年在诊所投入大量资金了,周围不明智的人还是希望免费看病吃药,张半仙赔不起了。

年逾古稀的张半仙,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白发飘飘,李一帆告诉张半仙,我们这里是鄂伦春民族特色小队,希望张半仙把道袍存放到睡看过点赞收藏,作者表示衷心感谢觉的地方,自己晚上看着幻想一下自己回到师门龙虎山的情景就行,在这里要披上苏恩,男士皮袍穿上既保暖又漂亮,拿一个镜子,张半仙看着镜子里道骨仙风银发飘飘的样子,感觉和穿道袍差不多,以后就开始穿苏恩看病了。

为了早日摆脱风暴带来的冲击,李一帆提前两年做好预备工作。诊所和张半仙住的地方,一本古代医学典籍都看不到,想都不要想,张半仙想看了李一帆回去取来,教育三个小徒弟从开始全部换成新出版中医书籍,理由是十年前,一九五五年就开始使用简化字了,繁体字上级不允许继续使用了,这理由还是靠得住的!

找两个一尺多胸径的松树圆木,锯下来一米八一根,一米六一根,李一帆废寝忘食地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把松木圆木,雕刻成一男一女两个人形木偶,五官手脚一般无二。全部身体画上针灸穴位和全身经络!让三个师弟妹学习针灸时更加直观易懂易学易记。

张半仙也有人做饭,有人洗衣服,有人抓药,哈哈,张半仙自嘲,我马上就是大仙了。我已经过上神仙一样的生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