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弃子甚至敌人,远比寒族受到的打压要重,阻力也要多。他毫不怀疑,一旦他表露出来了全力支持皇族,对付世家利益的念头,他就会被天下世家视作仇敌,尤其是那些还掌握一定权柄的世家,对他更是欲杀之而后快。
自夏太祖的那件事后,世家并不忌惮那些身如浮萍的寒家子,最忌惮得反而是离经叛道的世家儿。
因为,只有世家,才知道怎么对付世家。
裴熙知道,世家从未有一日放弃希望,想要恢复前朝的荣光。即便是勋贵,或者看似对秦氏皇族服服帖帖的祖父,内心里也未必没有这想法。理由很简单,大家都是人,谁愿意屈居人下,任由旁人生杀予夺呢?他们就像潜伏在丛林中的狼,冒着绿光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头雄踞最好位置的猛虎,一旦这头猛虎打个盹,或者露出疲态,他们就会百般试探,确定对方真没有昔日雄壮后,便会狠狠地冲上去,撕咬对方的皮肉!
大夏三代帝王皆是明君,好容易来了个秦恪,后继无人,哪怕有人,也是个女人,不足为惧。如今的世家,应是看到了希望吧?在这些人看来,秦琬的羽翼,也只有裴熙一人了。只要裴熙不被“嫡公主驸马”的荣耀,和所谓的爱情所迷,一味扶持秦琬,想要给秦琬安插罪名还不简单?一句“牝鸡司晨”足矣,若嫌不够,大可添上些更香艳的内容,譬如秽乱宫闱,卖官鬻爵,奢侈无度……等等。
这些日子,裴熙已经收到了十八封从洛阳寄来的家书,比过去一年都多。
家书多是张夫人寄来的,看似家长理短,说说平日的起居,去哪家做客;也有裴礼寄过来的,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前半句到未必对,后半句却砸实了。每封书信中,无一不要提一提裴熙过继给他大哥的儿子,说这孩子多么聪明,多么沉稳,多么伶俐,有多像小时候的裴熙。
至于祖父裴晋的家书……裴熙冷笑数声,将白玉杯狠狠往地上一扔!
家人,什么是家人?这就是他的家人!
所谓的家书,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字字句句,全是暗语。
去哪家做客,暗示得是哪家愿意和他联姻。换做平常,即便他再怎么出挑,那些一等一的世家闺秀,名门嫡支,也是不会给他做填房的。
提儿子?当然,他只有这么一个骨肉,虽然过继出去了,到底是亲生儿子。换做一般人,肯定是会眷顾几分的。
比起心急火燎的两夫妻,裴晋倒是沉稳得很,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诚然,唯有如此,才会不招致裴熙的反感,但裴熙如何不明白祖父的意思?
裴熙是一个骄傲的人,秦琬更是,当骄傲的人触及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在对等,当他们必须有一个人俯首称臣的时候,裴旭之,你当真愿意做付出的那个么?
放开手,让你走,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的苦心,顺着我想好的路,继续往前走。这茫茫人世,又有多少挚友能够走到最后?相得的君臣,究竟是谁在退让,谁又付出了多少?
“你们以为,我没有办法,只能顺着你们的路走了么?”裴熙凝视高悬空中的明月,面色森冷之至,“我裴旭之,还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两难抉择
更深夜静,甘露殿中的灯火却未曾熄灭。
匡敏的脚步很轻,没发出一点声音;他双手端着一盏茶,动作很稳,哪怕背已经有点驼,却没有半点衰老之人该有的模样。
圣人见状,不由叹道:“这些事何须你来做。”他们年纪都不轻了,合该是享清福的时候,而非干着伺候人的活儿。
“老奴九岁就跟着您,一晃就六十多个年头,早就习惯服侍您的饮食起居啦。”匡敏不欲圣人沉浸在过多的感慨中,伤了心神,于寿元不利,便道,“听说,郡主一直没能入睡。”
打探消息在宫中本是大忌,但这是圣人吩咐下来的,做得人又是忠心耿耿多年,没半个儿女的匡敏,也就不算什么。果然,圣人沉默了一下,神色很有些复杂:“这孩子像她父亲,重情。”
说到这里,圣人的语气不由低了下来:“孽缘,当真孽缘。”
匡敏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圣人已然沉浸到了自己的思绪中,良久才道:“裴熙也是个好孩子,可他太过无情。”
这么多年来,圣人只说过两个人“无情”。
一为卫拓,二是裴熙。
卫拓之无情,全因他太过多情。他的情已然赋予这片天地,分给千千万万的子民,灌注于江山社稷,再不留分毫。故对那些想要得到他的情的人来说,就显得尤为冷酷,哪怕他的行事再得体,也会让最亲近的人觉得冷漠、疏离、高不可攀。
裴熙之无情,却因他太过随心所欲。因为随心,所以反复;因为反复,所以不好接近。
人与人的相处,始终是要摸到脉的,“投其所好”四字,看似简单,实则道尽人情真谛。裴熙太难讨好,哪怕你讨好了他千百次,下次没有顺着他的心意,他也是说翻脸就翻脸的。在他的心中,压根就没有所谓的世俗、规矩甚至情分一说。这样的人,如何不让人畏之惧之,敬而远之?
圣人不知道裴熙和秦琬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琢磨过千百遍,心道大抵是裴熙本就随性,觉得自己与世间之人截然不同。骤然发现一个不甘女子柔顺命运,一心政事的秦琬,起了兴趣,这才一路辅佐。但时光、权力和地位都是最能打磨人的东西,一时的兴趣,并不代表一世的兴趣;一时的相得,也不代表一世的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