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朝到底是不是积贫积弱 > 第8章 这道题目有点难(第1页)

第8章 这道题目有点难(第1页)

关于李存勖从巅峰急转而下并迅速败亡的原因,长久以来都是津津乐道的瓜,群众们大体上给李存勖总结了三条毛病:

第一,是宠信宦官和伶人。

先说宦官:唐朝晚期以来,宦官便权势滔天,废立皇帝、构陷大臣都是常规操作,这引发了各地藩镇的极大不满。

朱温当权之后,一股脑的将唐宫的宦官杀了个七七八八。

朱温的这项举动尽管残暴,但在当时却非常顺应主流社会情绪,尤其得到了各级军头的支持拥护。

但李存勖上台后,却开启了倒车。

他从各地搜刮宦官“遗老遗少”,并重新予以重用。

这些人或担任诸司使、或充作藩镇监军。他们恃宠而骄,肆意干预军政甚至欺凌将帅。

更甚者,宫中因宦官人数增加需要配套添补宫女,宦官经报请李存勖同意后,从各地广泛搜罗美女,其中有不少甚至是军人亲眷。

这一下大家都把矛头都指向了李存勖,可怜李存勖自己其实根本不好色,甚至还算比较专一,这一点稍后会讲到。

再来说伶人:

伶人即唱戏之人,因李存勖喜欢看戏唱戏,所以周边聚拢了一众票友长期相伴。

这些人与皇帝相交多年,关系自然非比寻常。他们不但经常得到封赏甚至是官爵,还成为了李存勖探访朝野内外的耳目。

因此,许多臣子乃至地方藩镇为了避免遭到谗陷,不得不用重金对这些看不上眼的“戏子”进行贿赂。

第二,是疏远功臣。

这一条,说穿了就是忌惮军头。其中包括两类群体:

第一类是外围军头,主要是指原来后梁各地的藩镇节度使,李存勖攻陷开封后,这些人就一枪不放的投降了。

对于他们而言,操守道德之类的本就不存在。

五代那种乱世里不管谁当皇帝,这些人只要表态投降就还是“舞照跳、马照跑”的土皇帝。因此李存勖对于他们也自然不会有什么亲近。

第二类则是出身晋国的功臣宿将。李存勖登基后开始刻意疏远和防范的,正是这些根正苗红的“老革命”。

这些人出身后唐的核心阶级内部,都是基础深厚、功勋卓著,且常年带兵,拥有自己的部曲(私兵)。

换言之,他们是手里拿着股份的后唐集团董事会核心成员。

一旦改选董事长,他们都是潜在的候选人,是可以威胁李存勖地位的危险分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

平定成德镇叛乱时,出身十三太保、时任昭义节度使的李嗣昭在镇州城下不幸战死。

李存勖本意是让其诸子归太原,借治丧之名顺势回收李嗣昭的部曲和地盘。

但李嗣昭的儿子们不愿意放弃自家的股份,带着老爹的部曲直接回昭义镇了。

李存勖对此毫无办法,只得让李嗣昭之子继承了昭义节度使之职。

此举也直接导致了后来昭义镇的叛乱。

由此可见,即便在后唐核心阶级内部,这些出自后唐“红一军团”的官兵,也是先认老板、再有皇帝的。

第三,是纵容皇后干政。

这一点其实没啥特别好说的,无非是李存勖的皇后刘氏深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所发布的教令与皇帝诏敕效力等同。

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刘皇后早先在晋王后宫中排位并不靠前,是李存勖称帝后力排众议才把她提拔到国母的位置。

再结合后来的种种事项来看,李存勖对刘皇后是比较专情的,夫妻二人是真正的同床共枕一条心。

宠信宦官和伶人、疏远功臣、纵容皇后干政,欧阳修根据这三条毛病,在后来编撰《五代史》李存勖本纪的时候,给出了一句千古名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