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朝吃人到底是真的吗 > 第93章 冬天刮什么风(第1页)

第93章 冬天刮什么风(第1页)

行军打仗之事首要在于一鼓作气,虽然当年柴荣攻打寿州时,也曾在久攻不下的时候暂时退兵,但当时只情况远不能和今日攻击金陵相比。

一个是攻击重要据点,一个是攻击敌方国都,一个在于获取战役胜利,一个在于灭亡敌国,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开套在金陵城头的枷锁。

然而就在一众人都反对的情况下,赵匡胤似乎是铁了心,谁反对退兵都不行。

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代理扬州知州的侯陟因为为官不检点,被部下搞了,所以要回京城接受审查。

他知道卢多逊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当红炸子鸡,就想着走走卢多逊的门路。

这个时候我们能见识到卢多逊的聪明了。他一见到侯陟就马上盘算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压根就不提什么审查的事,而是直接给侯陟指了一条路,去劝皇帝不要撤兵。

侯陟也是个聪明人,见到皇帝以后也不废话,直接放狠话直奔主题:

“陛下,破城近在咫尺,万万不能退,我要是说的不对,请陛下诛我三族。”

这些天到处都是各种理由反对的,但没人敢向侯陟这样拿着几百口家人的性命做保证的。赵匡胤一听也来了兴趣,加上侯陟又是从前线赶回来的,情况比较熟悉。

所以赵匡胤也没有发怒,而是屏退了左右,单独与侯陟两个人谈话了解情况,这一谈就直接谈到了快睡觉。

当然,谈话效果是卓有成效的,赵匡胤不但打消了退兵的决定,还一并赦免了侯陟个人的问题罪状。

这里没有见到赵匡胤向前线将领征求意见,相比还没有推进到那一步,不然以曹彬为人处世的个性,哪怕知道上级的意见不对,他也决计不会持反对意见的,如此的话可就真的要造成无法挽回之错误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侯陟着实是在紧要关头立下了大功。

曹彬在金陵城下忍受着南方湿热天气之时,东边的吴越王钱俶和监军丁德裕又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拿下了金陵以东的重镇润州。

润州,即今日之江苏镇江,又名京口,紧邻江南岸,是南京东边最重要的防御要点,负责沟通南京与后方苏州、常州之间的联系。

六朝以来,便是定都南京之王朝的头等防御重镇,被誉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南朝宋开国君主刘裕,就是在京口出生并后来与此发展壮大,鉴于京口的重要地位,宋朝后来专门将润州升格为镇江府,这才有了今日镇江的名字。

李煜当然知道润州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开战之初,他就将此地的守备任务交给了自己身边最信任的武将,时任侍卫司都虞侯的刘澄。

刘澄是李煜继位之前的藩邸旧人,可谓是又红又专的铁杆嫡系。李煜与其进行上任谈话时,也着实花了番心思、动了番情义:

“孤也不愿意和你分开,但是现在润州至关重要,只有派你去才不会辜负孤。”

刘澄也是一番胸脯拍的震天响,然后他就回到家把所有的金银细软全部打包带着到润州去上任了。

别人问他你带这么多钱去干嘛,他大言不惭地说是要用自己的私产到润州招募士卒,坚守城池。

其实刘澄心里早就做好了盘算,他到了润州就开始着手投降事宜,这些钱他是要留给自己以后的生活用的。

经过一番谋划,最后刘澄的投降大计卡在了一些骨干军官身上,这些人倒也不是一定要为国尽忠,只是苦于一家老小都还在金陵,担心自己投降了会牵连亲人。

刘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他拿出了当年柴荣三征南唐攻打楚州(今江苏淮安)的例子,当时楚州守军宁死不降,一时之间柴荣情绪失控,在攻下楚州后下令屠城。

刘澄最后坚定手下军官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是要自己的脑袋还是家人的脑袋?”

于是乎,润州重镇就这样投降了。

由此可见,刘澄这个人根本就是个极端自私自利者,他起初带着钱从金陵到润州,就已经想到了将来有一天自己投降以后会牵扯到家人,他做出的选择就是保自己的命、保自己的钱。

这种人连自家亲人的生命都不放在心上,又怎么能对国事尽忠呢?

李煜亲近和信任的都是这类人,南唐怎么还会有救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