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即成交量较同期平均值增加了,视放大程度可以分为天量(历史最大)、巨量、大幅放量、小幅放量。
缩量:即成交量较同期平均值减少了,视缩小程度可以分为地量(历史最小)、大幅缩量、小幅缩量。
平量:即成交量与同期平均值基本一致。
研究成交量的根本目的,是判断它对价格的影响,同时价格与成交量又是相互影响的。
一般情况下,股票成交量最高的时段,经常是股价最高的区域;股票成交量最低的时段,也经常是股价最低的区域。
如果绘制一条某时段的股价平均线,再绘制一条相同时段的平均成交量曲线,会发现它们的波动方向时常保持一致。
如果有例外,就是成交量与股价发生了背离,这通常是价格反转的预兆。
股票能够成交,必然是有钱的人想买,有股票的人想卖,并且两者的预期价格达成了一致。成交量的增加,通常是参与买卖的意愿增加了;成交量的减少,则是参与买卖的意愿减少了。
将股票的价格与成交量的增减情况加以组合,一共可以得到九种情况。
一、价格上升,成交量放大;
即放量上涨,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情况,成交量的放大代表买方增加了购买力度,并且很有可能继续买入。
二、价格上升,成交量走平;
即平量上涨,上涨时成交量不增不减,代表比较稳定,继续上涨概率较高;
三、价格上升,成交量缩小。
即缩量上涨,一方面是买方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卖方惜售,涨势通常难以继续;
四、价格走平,成交量放大;
成交量能够放大,代表近期资金买卖意愿在增加,但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考虑股价所处的位置,一般低位上涨概率大,高位见顶概率大。
五、价格走平,成交量走平;
通常代表交投清淡,不看好。
六、价格走平,成交量缩小;
预示股票即将选择突破方向,若能伴随放量,其突破方向的可信度比较高。
七、价格下降,成交量放大;
最不理想的一种走势,表示卖方坚定,继续向下概率高;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在熊市末期加速下行时,表示有资金正在承接卖盘,股价有一定几率见底。
八、价格下降,成交量走平;
通常卖方仍有余力,向下概率略高。
九、价格下降,成交量缩小。
表示卖方开始惜售,要具体考察缩量的程度,时间越长,缩量越多,触底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然,这九种情况只是比较理想化的猜测,真实的股票走势中,由于受到消息面影响,存在人为操纵等情况,通常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价量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