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华娱之始于2007笔趣阁 > 第八十四章 哥你真好84(第2页)

第八十四章 哥你真好84(第2页)

杨真真见叶小伟并不在意此事,赶紧摆手道:“没有没有,就正常的新人合约。”

“行!那就签呗。”

“好的老板。”

杨真真心想老板果然大气,一点也不记仇,该他赚钱~

“对了,那个陈小呢,他签公司没?”说起毛小同,叶小伟又想起陈小来了,于是顺道问了一嘴。

“她好象签华宜了。”

“哦!那算了吧。”

杨真真效率很高,中午就回复了叶小伟,白雨和毛小同二人都愿意签约。

叶小伟也没当回事,以小伟影业现在的影响力,只要没其它公司竞争,签二个在校生还是挺容易的。

。。。。。。

京城XX影院,全身包裹的叶小伟和古力小娜戴着口罩坐在影厅角落里看让子弹飞,旁边的观众都没有发现他们。

想想也是,谁会相信两位当红明星会跟大家一样跑电影院来看电影呢,其中一个还在电影里有戏份。

“哥!江文好坏哦,为什么给你留这么难看的汉奸头?”古力小娜小声在叶小伟耳边道。

叶小伟拍了拍她脑袋道:“戏大过天,你们老师没教伱么,好好看电影。”

“哦!”

古力小娜有点看不懂这部电影,她纯粹是来看哥哥在里面演什么的,结果让他有点失望,虽然哥哥依旧帅气,但怎么看这发型都有点别扭。

这没办法,以古力小娜的年纪来说,想让她看懂这电影的确有些难度,这电影暗藏很多讽刺。

电影开场,马邦德带着夫人和师爷就在一辆豪华火车包厢内喝酒唱歌。骏马拉着火车,远处张麻子的枪悄悄指着,暗指清末的一桩著名暗杀案。

马拉火车的典故缘于光绪年间建成的唐胥铁路,这条9。7公里的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目的是为解决开平煤矿往外运的问题。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因为铁路经过清东陵且保守派反对,清政府最终没有同意使用火车头,而改用马拉火车;但也有现代研究者潘向明先生的《唐胥铁路史实考辩》认为最初该铁路的规划设计就是一条“马车铁路”。

无论如何,马拉火车这件事都实实在在发生了,这成了一件笑柄,也寓意了某些包装在先进外表下的落后本质。

还有两颗地雷。

黄四郎手里有2颗地雷,1910年,漂亮国制造。据黄四郎说,1颗炸响辛亥革命,另1颗要让假麻子炸真麻子。张麻子假装县长进鹅城后黄四郎没有亲自迎接,而是派武举人和胡万带去了放着四郎帽子的空轿子。

张麻子说“来者不善啊”,师爷葛优说“你才是来者”。黄四郎开局挑衅,张麻子觉得不善;鹅城是黄四郎的天下,张麻子不听话在黄四郎眼里也是“不善”。

鹅城的局一开始就是黄四郎和张麻子的对立局,六子死后的鸿门宴上,黄四郎说自己20年前曾与张麻子有过一面之缘。

县长任命书是民国八年(1919年)下发的,《让子弹飞》的故事发生应该在1919到1920之间,那么20年前就是1899或者1900年。据张麻子与葛优对话得知张麻子曾经跟随“松坡”将军,名字叫松坡的将军是蔡锷(字松坡)。

1899年蔡锷留学小日子,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从鸿门宴上黄张二人对剖腹自尽用刀和介错人的熟悉,可见二人对小日子文化有一定了解。

还有百姓的辫子。

鹅城的百姓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除了张麻子和黄四郎是新式发型,买官县长、城内两大家族家长都是剪完辫子的披肩短发。这一年的京城已经爆发过五四革命,鹅城的县长官邸却依然布置着肃静回避的公堂,老百姓下跪呼喊“青天大老爷”。

一面民主革命与百姓并不相干,一面乾隆时期设置的缠满了树枝藤蔓的冤鼓又说明百姓长久压抑无处申诉。就连胡万和武举的倒戈,也说明两人为虎作伥,实则天下苦秦久矣。

鹅城的税从1920收到2010,五任县长都被黄四郎杀死,城外还有传说中的“张麻子”无恶不作。鹅城百姓既是被压迫的,又是被愚弄的。张麻子与黄四郎的决战分别精彩,第一天发银,第二天发枪,第三天决战。

鹅城百姓的反应也很有意思,第一天银子被收打麻将,第二天背着枪打麻将,第三天张麻子在街道上呼号“枪在手跟我走”,百姓还在打麻将。

改朝换代,人来人往,百姓不为热血所动,既像麻木,又像智慧。无论从清政府买的官还是从民国政府买的官,都是从百姓身上刮油水,那么“革命”两字在百姓心里也已失去信用,得权者剥削无权者才是永恒真相。

另一个时空,叶小伟刚看这部电影时只觉得好看,哪里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隐讽。

“哥!你上次让刘一飞扮丑是不是也是因为戏比天大?“

“对!”

“那我以后是不是也要扮丑?”

“你不用,你是公主命,只演好看的角色。”

“嘿嘿!哥,你真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