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娘要回家去了?你的病还没好透。咋回家去呢?就近在济民堂里养养不是更好?仆妇诧异地问。
金穗肯定这名妇人不知济民堂的住院费有多高,解释道:药堂住宿昂贵……
原来如此,可见我们没白跑一趟。解了黄姑娘的燃眉之急。仆妇将银子呈上,递给黄老爹,笑道,既有了银子,黄姑娘越性儿在城里多住些日子。看大夫也方便。我回头跟我们家太太说说,能不能给黄姑娘找个住的地方。
黄老爹忙和金穗千恩万谢。又推辞银子不肯接,仆妇们费了些口水才让黄老爹接了。
等她们走了,金穗将包袱解开,放回原处,喜道:爷爷,城里的太太们实在心善。
是啊,她们心善,黄老爹笑了笑,赶明儿我们在牌坊上刻字,把这件事儿刻上去,方能感谢她们的恩德。
金穗将几片茶叶放进滚沸的开水里,正要与黄老爹和山岚尝尝碧螺春的香味,闻言,手一顿,多丢了几片茶叶进去,她心疼地将剩下的茶叶包起。
原来太太们发善心是有方向的。
金穗微微苦笑,想了想也罢了,她家白受了别人的银子,怎能不回报些什么?天上掉馅饼也不是白掉的。
爷爷,那我要不要去学堂?金穗说着,颇有些心动。
黄老爹拧着眉头想了想,道:我们在县府里住不久,还是莫去了。
金穗不解地望向他。
黄老爹兀自摇摇头,不知在想什么,却没给出解答。
茶泡好了,爷爷,山岚哥哥,尝尝碧螺春吧。金穗笑着奉上茶水,打断黄老爹的沉思。
黄老爹回过神来,尝了一口茶水,嗔笑道:上好的茶叶让你这着煮,都给你浪费了。明儿的问问药堂里的小药童们,特别是专门给顾大夫煮茶的小药童,看看正经的茶是咋煮的。也算是给你打发无聊的时间。
金穗试探地开玩笑问:爷爷咋晓得碧螺春是啥味儿?
我咋不晓得?黄老爹垂眸,又啜了一口,祝掌柜名字虽是竹叶青,却偏爱碧螺春,我去他哪儿没少喝。
不会品茶的人哪儿会区分茶的好坏?
他这话不过骗骗不懂事的孩子罢了。
金穗没有接话,习惯了便好了。原来祝掌柜的名讳是叶青。
金穗暗笑,竟合了山岚、珍眉的名字,那天祝掌柜与她谈起席氏爱茶,却丝毫没露出一星半点的尴尬。
这之后,又有两拨人来给金穗送善款,一拨是珠黎县大镇上的太太们,一拨是白水镇上的太太们。
前前后后的善款加起来有二十多两银子,金穗数着小银库,摸着小角的碎银子,心里乐开了花。
县太爷接到珠黎县民风淳朴、乡民友爱的消息,大赞,特意让黄老爹把这件事儿刻在牌坊上。
黄老爹俱都应了,到了三月底,祝叶青回了伯京,留下连年余在珠黎县。
金穗也被黄老爹送回双庙村,金穗问:爷爷,我们不搬家了吗?
穗娘儿急了?黄老爹笑呵呵地对背上的金穗道,你娘亲的牌坊还没立起来,我们咋能走呢?
金穗摸摸额角,她没为立牌坊的事儿操过心,竟把这件事儿给忘道脑子后面去了。
。。。
第174章 解决(一)
祖孙两人有说有笑地回到村子里,因县府与村子距离远,平常不赶集的日子里没人回进城,因此金穗回来的消息压根没人知晓,不过,他们刚进村子,便听到一阵吵嚷声,还是在席氏的牌坊那里。
金穗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故意开玩笑道:爷爷,不会是秦五奶奶、四伯娘她们晓得我们回来,特意来接我们的吧?
黄老爹听到李十娘的哭叫和秦五奶奶的呵斥夹杂着赌坊管事老娘的咒骂,心底敞亮,把金穗从背上放下来,点她鼻子道:鬼灵精!莫胡说,我们去瞧瞧再说。
他牵起金穗的小手,脸色有些沉重,眉头略皱了皱。
两人直接从麦地的田垄里穿过去,春天的风温煦和暖,带着丝丝凉意,让人温暖的同时又觉凉爽,这是个草长莺飞的舒适季节,草尖上还没晒干的露水在金穗的鞋底上留下一层浅浅的湿痕。
金穗暗叹,若不是那些嘈杂的叫骂声和心中不平静的喧嚣,这真是个踏春野炊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