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美人如此多娇是什么歌曲 > 卿本佳人(第2页)

卿本佳人(第2页)

&nbs

p;官如卿对此并无兴趣,这二人结局怎样,她漠不关心,只想知道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不入深宫,不知其事。

郭湄进宫数十载,见过诸多事宜,凭借谍卫的生存手段,笼络各宫人心,人缘颇好。

所以宫中不少奇闻异事,不管真假,或多或少都知道些。

“相传太后年轻时,在太师府舌战群臣,她才华横溢,还给杜太师提议过不少相国之策,并且太师的进言也多次被先皇采纳?”官如卿问。

“是,传言属实,太后还是杜家千金时就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曾试图通过杜太师参加科举,但因为是女子,始终郁郁不得志。”

贺朝男尊女卑,从无女子为官的历史,即使上官世青和郭湄,都无半点官衔。杜庭曦年轻时曾试图改变男女不公的现状,奈何才华横溢也难以如愿,后来便进了皇宫,辅佐先皇魏延仁。

即使现在权倾朝野,得万民敬仰,却也只能是个太后。

“莫非她狼子野心,还想当女皇不成?”

郭湄摇头:“其实我不觉得太后是个贪权之人,她只是没有让出兵权而已,但我也看不明白,太后手握红甲军和杜家军两大兵权,却又成天把自己关在凤离宫,从不临朝。她迟迟不放给皇上实权,但平时对皇上请诏又有求必应。”

“她做皇后时也这样,自封在宫内?”

“听老宫人们说,太后这样已经十七年了。”

官如卿眼露惊讶:“十七年?她进宫也就才二十年吧,不出宫门,还能掌管兵权,让群臣朝拜,有点本事。”

难怪魏延德如此忌惮她,杜庭曦不出朝堂观天下,足见她运筹帷幄的智慧。

“是,到今年太后进宫整整二十年。而且眼下要入秋了,又到了九月九清寂日。”

“清寂日是什么?”

“清寂日当天,所有宫人须素衣清面,皇宫不得食肉,太后会出宫门,祭拜皇陵,你作为贵妃有机会陪同,但是你千万别试图在那种时候做点什么?清寂日是宫廷大规大忌,太后看似温和,但在清寂日那天,她杀伐果断,不按照规矩行事者,杀无赦。”

官如卿思忖道:“兴师动众,这是为了祭奠谁?先皇?”

“没人知道,但是有件事很巧,不知是不是我多想。”

“你说。”

“清寂日也是忠王妃离玉华的死忌,而且清寂日那天郡主魏清遥也会进宫,每年郡主只有清寂日才会入宫。”

“忠王妃?离玉华?”官如卿曾多次出入忠王府,却从未见过忠王妃的灵位,也不曾听谁提及过,仿佛这个人不曾存在一样。

离玉华,离家四小姐,离阳王独女,作为外姓王,离家是开国功臣,也有些功高盖主。离氏三兄弟常年镇守边关,离阳王暮年时期,回京养老,只留下爱女离玉华和一支万人军驻扎京外。

贺朝有军规,女子不得行军打仗,但离玉华从小在军营长大,时常偷偷随父出征,练就一身高超的武艺,并且她天赋异禀,精通了离阳王的练兵之法,行军之策,若非女儿身,很可能会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

“这样的女子怎会嫁给魏延德那个老狐狸?”官如卿挠了挠额头,疑惑不解。

“不知,据说忠王妃是难产死的,又有说是病死的,这也是个谜。”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

兴许在这清寂日的背后,藏着什么可靠有用的信息?官如卿可以等,等到清寂日来临,等到机会落入手中。

比起这个,她最想知道太后和魏清璃的关系为何会这样?

明面上太后不给兵权,暗中摄政掌朝,但太后似乎对皇上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拿封妃来说,魏清璃想封就封,要宠就宠,恐怕这对食的诏令,也很快就会颁布。

母女的间隙难道只是因为皇帝憎恨太后不放权给自己?

“其实太后若和皇上联手,王爷未必是对手。”官如卿很清楚魏清璃是怎样的人,那心眼和城府,无人能及。

“江山只能一人独大,何况皇上没有任何羽翼,如何跟太后抗衡,而且母子俩的间隙非一朝一夕而成。”

“哦?”

“太后教子严苛,最后却是自己掌权,而且当年公主太子出游,在飞花谷遇刺之事,至今未能抓获主谋。有传言说王爷想趁机荣登大宝,也有人说太后不想幼子即位,众说纷纭。但是最后扶持皇上登基的也是太后,皇上大位初登,太后垂帘听政数月才稳定局势,随后她才退居凤离宫。”

“你说的飞花谷之事,是发生在四年前?”官如卿追问。

郭湄点头:“那时候的皇上才十四,公主为了保护他死在了刀尖之下,皇上悲伤过度,性情大变,原本太子是个温和的翩翩君子,不是贪酒好色之徒。”

“四年前,飞花谷”官如卿脸色微变,端起茶杯放在鼻口,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